纤度

xiān dù [ xian du]
注音 ㄒ一ㄢ ㄉㄨˋ

词语释义

纤度 xiāndù

(1) 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粗细的程度,用一定长度纤维的重量来表示纤维愈细,纤度愈小

size;fibre number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粗细的程度,用一定长度纤维的重量来表示,纤维愈细,纤度愈小。常用的单位是旦。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简介

[size;fibre number] 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粗细的程度,用一定长度纤维的重量来表示纤维愈细,纤度愈小

词语造句

1、它所配备的600纤度以上弹道聚酯外壳、泡沫加固横杆以及双面覆盖的充气条均有助于分散碰撞的冲击力,贴心呵护您心爱的冲浪板。
2、将涤纶纤维进行不同收缩率、不同纤度、不同孔形的三异化设计,就能赋于织物特殊的外观和手感。
3、本文讨论将茧丝纤度曲线阶梯式自回归模型生成的离散茧丝纤度序列还原成连续变化的茧丝纤度曲线问题。
4、感知器垫片厚薄必须保证生丝细限纤度时的丝条恰好与两边隔距片相切,才能提高感知器的灵敏度。
5、本文对维纳滤波器在生丝纤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6、对生丝抽样检验分级理论在柞蚕丝领域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这一理论对柞蚕水缫丝标准中纤度偏差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等级区间划分;
7、结果表明,纺丝过程中加入分子量调解剂,可以改善聚丙烯的纺丝性能,降低纤维纤度,改善非织造布手感;
8、利用该仪器测量缫制中的生丝纤度,对生丝纤度管理及工人的操作成绩,提供了科学而合理的手段。
9、素纱褝衣的蚕丝纤度竟然只有10.5至11.3,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乔其纱纤度却有14,足见素纱的纤细轻薄。
10、通过将理论结论与实际测试数据相结合,得到了纤度均匀度变异的分布,并给出了其抽样分级方案及各等级分级精度。
11、要在茧丝纤度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茧丝纤度曲线的预测,有一些特殊的方法问题和理论问题有待研究。
12、论述实行特克斯制后生丝纤度检验方法及生丝纤度检验试样长度与纤度偏差之间关系。
13、分析了纤维的纤度、长度、卷曲度、含油率和含湿率等表面性能对非织造布梳理质量的影响。
14、最后,给出了一种茧丝纤度曲线的模式特征表达方法。
15、利用已有的具体原料茧丝纤度数据,运用电子计算机,研究有关方法、模型和理论,模拟生成具有相同原料茧丝纤度特征的茧丝纤度曲线,是本课题的重要部分。
16、本文根据生产实践,讨论了在高速纺丝机上生产纤度减半的FDY的关键工艺技术。
17、近几年海关对出口桑蚕厂丝检验结果显示生丝纤度成绩是影响生丝定降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生丝纤度成绩势在必行。
18、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讨论其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及缫丝工程模拟中的应用。
19、介绍了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的侧吹风冷却装置对产品均匀度、单丝纤度的影响,说明了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20、茧丝纤度曲线的预测研究是计算机模拟缫丝的基础。
21、本文研究了细纤度蚕丝和普通纤度蚕丝在力学性质与微细结构上的差异。
22、采用工程能力指数的方法控制生丝纤度均匀度是十分有效的。
23、本研究的目标,是构建茧丝纤度曲线新的数学模型,解决与数学建模相关联的方法、理论和论证问题。
24、在化纤长丝短纤维化的研究工作中,同板异纤度异收缩丝的制取具有重要意义。
25、我们认为,现行的原丝预测纤度与公量纤度技术指标有不妥之处,应加以修订。
26、本文导出了单位检验丝长足够长时,自动缫生丝纤度失添方差的计算式。
27、超吸收纤维产品有不同的吸收等级,纤长,纤度,还分为长丝和聚合物溶液等不同形态。
28、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目前纤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生丝纤度检验标准的改变等使人们对生丝纤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29、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纤度桑蚕膨松丝聚集态结构的差异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探索不同纤度对桑蚕膨松丝品质的影响。
30、基于此研制了在线纤度仪,它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为纤维直径的图像传感元件,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图像处理器。

纤度的网络释义

纤度

  • (1)纤度又称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较多地用于丝和化纤长丝中。是指9000 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 (2)纤度(SHANDOO)女装品牌诞生于2001年,隶属于广州犁人坊服饰有限公司。多年来,纤度潜心于东方文化与时尚融合的研究,探索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张力,诠释东方精神与推动东方文化,向内表现心静之境,向外彰显时尚姿态。
  • 纤度造句

    我们认为,现行的原丝预测纤度与公量纤度技术指标有不妥之处,应加以修订。
    人到中年就是思想的宽度和腰围的纤度对调。
    近几年海关对出口桑蚕厂丝检验结果显示生丝纤度成绩是影响生丝定降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生丝纤度成绩势在必行。
    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
    近年来,定纤缫丝纤度管理注意到利用茧层的精细区分对纤度进行调控,但是依靠感官区分茧丝层别时,所获得的各层茧丝长度为多少,过去并不明确。
    最后,给出了一种茧丝纤度曲线的模式特征表达方法。
    感知器垫片厚薄必须保证生丝细限纤度时的丝条恰好与两边隔距片相切,才能提高感知器的灵敏度。
    一个庄口中各根茧丝纤度曲线的长短是随机变化的。
    将涤纶纤维进行不同收缩率、不同纤度、不同孔形的三异化设计,就能赋于织物特殊的外观和手感。
    本文讨论将茧丝纤度曲线阶梯式自回归模型生成的离散茧丝纤度序列还原成连续变化的茧丝纤度曲线问题。
    本文对维纳滤波器在生丝纤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对生丝抽样检验分级理论在柞蚕丝领域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这一理论对柞蚕水缫丝标准中纤度偏差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等级区间划分;
    结果表明,纺丝过程中加入分子量调解剂,可以改善聚丙烯的纺丝性能,降低纤维纤度,改善非织造布手感;
    利用该仪器测量缫制中的生丝纤度,对生丝纤度管理及工人的操作成绩,提供了科学而合理的手段。
    通过将理论结论与实际测试数据相结合,得到了纤度均匀度变异的分布,并给出了其抽样分级方案及各等级分级精度。
    要在茧丝纤度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茧丝纤度曲线的预测,有一些特殊的方法问题和理论问题有待研究。
    论述实行特克斯制后生丝纤度检验方法及生丝纤度检验试样长度与纤度偏差之间关系。
    分析了纤维的纤度、长度、卷曲度、含油率和含湿率等表面性能对非织造布梳理质量的影响。
    利用已有的具体原料茧丝纤度数据,运用电子计算机,研究有关方法、模型和理论,模拟生成具有相同原料茧丝纤度特征的茧丝纤度曲线,是本课题的重要部分。
    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讨论其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及缫丝工程模拟中的应用。

    汉字详情

    xiān,qiàn [xian,qia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TF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HJ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英文翻译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DAC

    英文翻译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