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

xiān yún [ xian yun]
繁体 纖雲
注音 ㄒ一ㄢ ㄩㄣˊ

词语释义

微云;轻云。

词语解释

  1. 微云;轻云。

    《文选·傅玄<杂诗>》:“纤云时髣髴,渥露霑我裳。” 张铣 注:“纤,轻也。”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宋 秦观 《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郁达夫 《薄奠》上:“在南方无论如何晴快的日子,天上总有一缕薄薄的纤云飞着。”

引证解释

⒈ 微云;轻云。

《文选·傅玄<杂诗>》:“纤云时髣髴,渥露霑我裳。”
张铣注:“纤,轻也。”
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宋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郁达夫《薄奠》上:“在南方无论如何晴快的日子,天上总有一缕薄薄的纤云飞着。”

纤云的国语词典

小片的云朵。

纤云的网络释义

纤云

  • 纤云,读音xiān yún,汉语词语,释义为微云;轻云。
  • 汉字详情

    xiān,qiàn [xian,qia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TF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HJ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英文翻译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yún [yu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I
    四角: 1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 同本义

    (3)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ń(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纹的皮衣料);云轮(云车的轮子);云板(佛教道场上用的一种敲击乐器);云彻(像扫除残云那样干净彻底);云护(画在人物周围环护的云彩);云鸿(云中鸿雁,即鸿雁传书。后用指书信);云霾(行云和阴霾);云端里看厮杀(袖手旁观;瞧热闹);云山(云雾缭绕的山);云消雨散(指一切事物都如云雨一样消散不见);云淡风轻;云开见日(比喻清除蒙蔽,重见光明);云情雨意(指男女欢会之情意);云翻雨覆(比喻反复不定)

    (5) 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唐· 曹唐《小游仙诗》

    (6) 又如:云髻(女子的发髻);云鬟(形容女女的头发卷曲如云);云衫(轻而薄的衣衫)

    (7) 悬浮在周围空气或一种气体中的物质的细微质点,通常是看得见的集合物。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8) 造成损害、毁损、受到怀疑或有争议的某事物。如:在这桩交易上疑云未散

    (9) 借指高空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楚辞·九歌·云中君》

    (10) 又如:云中(云霄之中,高耸入云的山上);云枝(高耸入云的树枝);云杪(云霄,高空);云扃(高山上的屋门。借指高山上的房屋)

    (11) 指环绕某种物体的一种假定介质 。如:电子云

    (12) 云南省的简称

    (13) 姓

    形容词

    (1) 比喻盛多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诗·齐风·敝笱》

    威武纷云。——《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云:“纷云,盛貌。”

    (2) 又如:云从(比喻随从众多);云会(如云聚集,比喻众多);云涛(形容云起盛多如波涛汹涌)

    (3) 比喻高

    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庄子·大宗师》

    (4) 又如:云天(高天。云,极言其高);云步石梯(登向高处的石阶);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

    (5) 比喻疏远 。如:云仍(泛指远孙);云孙(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云壤(指天地;比喻相距很远)

    (6) 比喻飘泊不定 。如:云客(云游江湖的术士);云水全真(游方道士);云心(闲散的心);云水(指远行脚僧或游方道士);云水道人(指游方道士)

    动词

    (1) 说

    我旧云刻子。——《书·微子》。马注:“云,言也。”

    伊谁云从?——《诗·小雅·何人斯》

    大旱之日短而云灾。——《公羊传·文公二年》

    谁云救之。——《国语·晋语》

    自云先世。——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中人语云。

    云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孔子云。—— 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诗云

    (3) 有

    其云益乎?——《荀子·法行》

    (4) 为,是

    虽云匹夫,霸王可也。——《后汉书》

    (5) 旋

    洽比其邻,昏姻孔云。——《诗·小雅·正月》

    助词

    无实在意义

    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宋将军云。——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核舟记》

    谓之天门云。——清· 姚鼐《登泰山记》

    请命西后云。——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代词

    如此;这样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平漂没,溺其人民”云。——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英文翻译

    say, speak; clouds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n3 jun2 [海陆丰腔] run2 [宝安腔] jun2 [梅县腔] jun2 [陆丰腔] jun3 [客英字典] jun2 [客语拼音字汇] yun2
    ◎ 潮州话:ung5 ung7 (ûng ūng) hung5 (hû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王分平聲合口三等ĭuənyon/hi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