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反复
繙,繙冤也。从糸,番声。——《说文》
往见 老聃,而 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庄子·天道》
(2) 声音杂乱 。如:繙纡(嘈杂,声音纷乱)
(3) 翻译。后作“翻” 。如:繙译(用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内容;亦指专职翻译工作的人);繙译官(专司翻译的官员);繙授(演绎引述)
(4) 翻动
析波浮玉醴,换火繙银叶。——宋· 吴泳《千秋岁》
(5) 翻阅 。如:繙讨(翻阅探索);繙书(翻阅书籍);繙核(翻阅核对);繙阅(翻阅)
英文翻译
to interpret; to flap, flutter in the wind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海陆丰腔] fan1 [梅县腔] fan1 [宝安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海陆丰腔] fan1 [梅县腔] fan1 [宝安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煩 | 附袁 | 並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bʰĭwɐn | byan/bva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于声。本义:屈曲;曲折)(2) 同本义
纡,绌也,一曰萦也。——《说文》
中弱则纡。——《考工记·矢人》。注:“曲也。”
连行纡行。——《周礼·梓人》
盘纡刻俨。——《淮南子·本经》
水澹澹而盘纡兮。——宋玉《高唐赋》
中弱则纡,中强则扬。——《周礼》
(3) 又如:纡远(曲折遥远);纡曲(迂回曲折);纡折(迂回曲折);纡余(迂回曲折);纡行(曲折而行)
(4) 萦绕回旋
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旐。——《文选·张衡·东京赋》
(5) 又如:纡回(屈曲回旋。也作“迂回”);纡轸(盘旋曲折,乘车前往,未达目的而还);纡鉷(迂回);纡险(盘曲险阻);纡错(迂回交错);纡萦(山水回环旋绕)
(6) 屈抑 。如:纡身(屈身相就);纡意(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
(7) 佩戴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李贺《感讽五首》
(8) 又如:纡金拖紫(佩带金银珠宝,穿着绫罗绸缎);纡紫(系佩紫绶,指居高位的人);纡朱拖紫(比喻人的地位高显尊贵);纡青拖禁(比喻地位显贵);纡青(佩带青绶。作高官)
(9) 系结
绾黄纡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bend, turn, twist; distor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