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此

yáo cǐ [ yao ci]
注音 一ㄠˊ ㄘˇ

词语释义

1.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由"。 2.因此。繇,通"由"。

词语解释

  1. 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 由 ”。

    《汉书·冯唐传》:“繇此言之,陛下虽得 李牧 ,不能用也。” 明 张居正 《圣孝纪》:“繇此观之,圣孝根心,非天所授,詎能然乎?” 清 李楷 《<嵞山集>序》:“繇此推之,必律天下之人皆归於己一轨。”

  2. 因此。繇,通“ 由 ”。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輙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陞絀者,因得与大位。”

引证解释

⒈ 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由”。

《汉书·冯唐传》:“繇此言之,陛下虽得李牧,不能用也。”
明张居正《圣孝纪》:“繇此观之,圣孝根心,非天所授,詎能然乎?”
清李楷《<嵞山集>序》:“繇此推之,必律天下之人皆归於己一轨。”

⒉ 因此。繇,通“由”。

宋曾巩《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輙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陞絀者,因得与大位。”

繇此的网络释义

繇此

  • 引证解释:
  • 1. 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 由 ”。《汉书·冯唐传》:“繇此言之,陛下虽得 李牧 ,不能用也。” 明 张居正 《圣孝纪》:“繇此观之,圣孝根心,非天所授,讵能然乎?” 清 李楷 《序》:“繇此推之,必律天下之人皆归於己一轨。”
  • 2. 因此。繇,通“ 由 ”。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輙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升绌者,因得与大位。”
  • 汉字详情

    yáo,yóu,zhòu [yao,you,zhou]
    部首: 627
    笔画: 17
    五笔: ERM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UHVF
    四角: 22793

    详细解释

    yáo

    动词

    (1)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2) 同本义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3) 动摇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

    名词

    (1) 力役,通“徭”

    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史记·项羽本纪》

    减太官,省繇赋。——《汉书·景帝纪》

    又如: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2) 通“谣”。歌谣

    参人民繇俗。——《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3) 又如:繇俗(歌谣风俗)

    (4) 古族名 ,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5) 姓

    形容词

    (1) 茂盛;草茂盛

    厥草惟繇。——《书·禹贡》

    (2) 通“遥”。远。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荀子·礼论》

    (3) 另见 yóu;zhòu

    yóu

    介词

    从,自

    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尔雅》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文帝本纪》

    动词

    (1) 通“游”

    近者陆子优繇。——《汉书·文帝纪》

    (2) 通“由”。经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汉书·董仲书传》

    政繇冢宰。——《汉书·魏相传》。颜师古云:“繇,与由同。”

    繇朐汏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 另见 yáo;zhòu

    zhòu

    名词

    (1) 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

    成风闻 成季之繇。——《左传·闵公二年》

    (2) 又如: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籀”);繇文(占卜的文辞)

    (3) 另见 yáo;yóu

    英文翻译

    reason,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jiu4 z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u2 ju2 [客英字典] ju2 [海陆丰腔] rau2 riu2 [宝安腔] jau2 | ju2 (jiu2) [梅县腔] ju2 jau2 [客语拼音字汇] yau2 y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ĭɛujeu
    [ci]
    部首: 447
    笔画: 6
    五笔: HXN
    五行:
    仓颉: YMP
    四角: 22110

    详细解释

    代词

    (1)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 )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欧阳修《卖油翁》

    (3)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4)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由此往南;此外;此发彼应

    (5)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6)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副词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礼记·大学》

    英文翻译

    this, these; in this case, then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h3 [陆丰腔] cih3 [东莞腔] cu3 [台湾四县腔] cih3 [梅县腔] ze3 [宝安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i3 [海陆丰腔] cih3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雌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iex/cieets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