絷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捆绑;拘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宫山僧》:“即有捕逐者数辈偕至,下窥曰:‘盗在此矣。’遂以索縋人就井縶缚,加以殴击。”《宣和遗事》后集:“二帝视神咒曰:‘……传闻九弟已遭縶缚,五国已灭,未见的耗;若神有灵,容我一占以见。’”《明史·外国传五·真腊》:“﹝ 洪武 ﹞十六年遣使齎勘合文册赐其王。凡国中使至,勘合不符者,即属矫伪,许縶缚以闻。”
引证解释
⒈ 捆绑;拘捕。
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宫山僧》:“即有捕逐者数辈偕至,下窥曰:‘盗在此矣。’遂以索縋人就井縶缚,加以殴击。”
《宣和遗事》后集:“二帝视神咒曰:‘……传闻九弟已遭縶缚,五国已灭,未见的耗;若神有灵,容我一占以见。’”
《明史·外国传五·真腊》:“﹝洪武﹞十六年遣使齎勘合文册赐其王。凡国中使至,勘合不符者,即属矫伪,许縶缚以闻。”
絷缚的网络释义
絷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糸(
),执声。本义:系绊马足。绊)(2) 同本义
絷之维之。——《诗·小雅·白驹》。又传:“绊也”。
轩冕诚可慕,所忧在絷维。——韦应物《洛都游寓》
(3) 又如:絷韁(系缚韁绳);絷维(喻挽留人才)
(4) 拘禁;束缚
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5) 又如:絷拘(束缚,拘绊);絷囚(囚犯);絷缚(捆绑;拘捕)
名词
(1) 拴住马足的绳索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诗·周颂·有客》
执絷马前。——《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絷维(系马的绳索。引申为束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 )声。本义:捆绑)(2) 同本义
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 秦囚。——《左传·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4) 约束;限制 。如:缚束(裹扎);缚裤(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泛指戎装)
名词
(1) 绳索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3) 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如:一缚书(一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