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絷

lèi zhí [ lei zhi]
繁体 纍縶
注音 ㄌㄟˋ ㄓˊ

词语释义

1.被拘系者,指囚犯。

词语解释

  1. 被拘系者,指囚犯。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纍縶排两廊。” 宋 苏辙 《进郊祀庆成诗状》:“肆眚之令,一宽於冥顽,己责之恩,大弛於纍縶。”

引证解释

⒈ 被拘系者,指囚犯。

宋苏辙《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纍縶排两廊。”
宋苏辙《进郊祀庆成诗状》:“肆眚之令,一宽於冥顽,己责之恩,大弛於纍縶。”

累絷的网络释义

累絷

  • 累絷,汉语词语,拼音是lèi zhí ,释义是被拘系者,指囚犯。
  • 汉字详情

    léi,lěi,lèi [lei]
    部首: 627
    笔画: 11
    五笔: LXIU
    姓名学:
    仓颉: WVIF
    四角: 60903

    详细解释

    léi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 同本义。也作“缧”

    累,一曰大索也。——《说文》

    两释累囚。——《左传·成公三年》

    以剑斫绝累。——《汉书·李广传》

    (3) 又如:累绁(绑罪犯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牢狱);系累(系结绳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4) 指交配期的牡牛 。如:累牛(种牛或一般公牛)

    动词

    (1) 重叠;接连成串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2) 又如:累棋(堆叠棋子);累叠(堆叠);累纸(接连许多张纸)

    (3) 拘系;捆绑

    系累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系累其老弱妇女。——《史记》

    (4) 又如:累坠(拖累,累赘);累囚(被拘系的俘囚)

    (5) 另见 lěilèi

    lěi

    动词

    (1) (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 ),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 同本义

    一丝而累。——《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累寸不已。

    (4) 又如:危如累卵;累堆(累赘);累瓦结绳(比喻堆砌重复,多余无用的言词);累丸(叠积弹丸);累重(累积厚重);累茵(本指铺积茵、毯之类,以侍亲坐。后因称对已故父母的哀思为累茵之悲)

    (5) 拖累;使受害 。如:累害(拖累损害);累身(带累自身)

    (6) 牵连;妨碍 。如:累及(牵连到);带累;受牵累

    (7) 玷污

    赵王反形未露,逆谋未彰,今遽用兵伐之,恐伤先帝之爱,有累陛下之仁。——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薄产累尽。——《聊斋志异·促织》

    累汝至此者。——清· 袁枚《祭妹文》

    形容词

    (1) 连续;多次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2) (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倍赏累罚。——《韩非子·五蠹》

    (3) 又

    累世絜驾。

    (4) 又如:累七(七个七,即四十九天);累世之亲(世代都成姻亲);累旬(连续数十日);累减(依次递减);累宵(连夜);累捷(连续得胜);累战(连战,持续战)

    量词

    重量单位。如:累黍(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纵排,或横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累)

    lèi

    动词

    (1) 劳累;操劳 。如:乏累(疲劳);受累;受劳累;累心(劳心);累形(使身体劳累);累掯(麻烦;劳累);累死(形容极为疲惫);不怕苦,不怕累

    (2) 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嗦 。如:累坠(文字、语言繁赘);累缀(文字繁复,语言啰嗦)

    (3) 烦劳;托付 。如:累掯(麻烦劳累);累烦(麻烦)

    名词

    (1) 家庭负担 。如:累重(家累太重)

    (2) 忧患,祸害 。如:国累(国家之忧患)

    (3) 罪行;过失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世说新语》

    (4) 又如:罪累(罪过)

    (5) 指家眷 。如:家累(家眷)

    (6) 另见 léi;lěi

    英文翻译

    tired; implicate, involve; b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4 leoi5 l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ui5 [客英字典] lui5 [海陆丰腔] lui6 [宝安腔] lui3 | lui1 [沙头角腔] lui1 [陆丰腔] lui1 lui5 [梅县腔] lui5 [客语拼音字汇] kioi4 koi4 lui4 [梅县腔] l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lĭwelyex/lvee
    zhí [zhi]
    部首: 627
    笔画: 12
    五笔: RVYI
    五行:
    仓颉: QIVIF
    四角: 559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糸( ),执声。本义:系绊马足。绊)

    (2) 同本义

    絷之维之。——《诗·小雅·白驹》。又传:“绊也”。

    轩冕诚可慕,所忧在絷维。——韦应物《洛都游寓》

    (3) 又如:絷韁(系缚韁绳);絷维(喻挽留人才)

    (4) 拘禁;束缚

    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5) 又如:絷拘(束缚,拘绊);絷囚(囚犯);絷缚(捆绑;拘捕)

    名词

    (1) 拴住马足的绳索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诗·周颂·有客》

    执絷马前。——《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絷维(系马的绳索。引申为束缚)

    英文翻译

    confine, tie up; imprison, shackle

    方言集汇

    ◎ 粤语:z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