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苇
繁体
索葦
注音
ㄙㄨㄛˇ ㄨㄟˇ
词语释义
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
词语解释
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
《文选·张衡<东京赋>》:“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垒 , 神荼 副焉,对操索苇。” 薛综 注:“东海中 度朔山 有二神,一曰 神荼 ,二曰 鬱垒 ,领众鬼之恶害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 李善 注引《风俗通》:“ 黄帝 书,上古时有 神荼 、 鬱垒 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下常简閲百鬼,鬼无道理者, 神荼 与 鬱垒 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於门,以御凶也。”
引证解释
⒈ 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
引《文选·张衡<东京赋>》:“度朔作梗,守以鬱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
薛综注:“东海中度朔山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垒,领众鬼之恶害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
李善注引《风俗通》:“黄帝书,上古时有神荼、鬱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上有桃树,下常简閲百鬼,鬼无道理者, 神荼与鬱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於门,以御凶也。”
索苇的网络释义
索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2)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英文翻译
ree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