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麦
繁体
糯麥
注音
ㄋㄨㄛˋ ㄇㄞˋ
词语释义
1.带黏性的大麦。
词语解释
带黏性的大麦。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麦》:“大麦亦有黏者,名糯麦,可以酿酒。”
引证解释
⒈ 带黏性的大麦。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大麦》:“大麦亦有黏者,名糯麦,可以酿酒。”
糯麦的网络释义
糯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粘性稻 。如:糯米纸(用淀粉制成的薄膜。用以包装糖果、点心或药品,可以防潮)
(2) 酒的别称
金荷,斟香糯。—— 汤显祖《牡丹亭》
形容词
粘性的 。如:糯麦(带粘性的大麦);糯粟(糯高粱);糯高粱
英文翻译
glutinous rice; glutinous, sticky
方言集汇
◎ 粤语:n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o6 lo6 [客英字典] no5 lo5 [台湾四县腔] no5 lo5 [陆丰腔] no6 [梅县腔] no5 [东莞腔] lo5 [客语拼音字汇] no4 [宝安腔] lo3
◎ 潮州话:no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o6 lo6 [客英字典] no5 lo5 [台湾四县腔] no5 lo5 [陆丰腔] no6 [梅县腔] no5 [东莞腔] lo5 [客语拼音字汇] no4 [宝安腔] lo3
◎ 潮州话:n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愞 | 乃卧 | 泥 | 戈一合 | 去聲 | 箇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nuɑ | nua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
),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2) 同本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麦,芒谷。——《说文》
爰采麦矣。——《诗·鄘风·桑中》
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野有麦场。——《聊斋志异·狼三则》
麦田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麦棱头(麦田的田畦);麦人(麦心,麦核。即麦仁);麦天(农历四月前后麦子将熟的天气);麦舟(运麦的船。麦舟之赠,用为助丧的典故,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麦序(指农历四月麦子成熟的季节);麦李(麦子成熟时节所出产的李子);麦秀(麦子开花。多用麦秀表怀古情意);麦雨(收麦时节所下的雨);麦花(麦子的花);麦酒(用大麦酿造的酒);麦气(麦成熟时散发出来的香气);麦候(指农历四月麦熟的时节);麦饭豆羹(指农家的粗菜便饭);麦穗两岐(一麦长出双穗。为丰年的征兆)
(4) 姓
英文翻译
wheat, barley, oats;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潮州话:bhêh8
◎ 潮州话:bhê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