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箕

fèn jī [ fen ji]
繁体 糞箕
注音 ㄈㄣˋ ㄐ一

词语释义

盛垃圾秽物的器具。形状像簸箕。

词语解释

  1. 盛垃圾秽物的器具。形状像簸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石长和》:“﹝ 石长和 ﹞斯须见 承 阁西头来,一手捉扫箒粪箕,一手捉把箉,亦问家消息。”《续传灯录·宗杲禅师》:“师高声叫曰:‘行者将粪箕扫箒来!’” 王中才 《郎家坡》:“挑土用的粪箕多,他就把组织上给他的医疗费拿出来,买了一百多副竹粪箕。”

引证解释

⒈ 盛垃圾秽物的器具。形状像簸箕。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石长和》:“﹝石长和﹞斯须见承阁西头来,一手捉扫箒粪箕,一手捉把箉,亦问家消息。”
《续传灯录·宗杲禅师》:“师高声叫曰:‘行者将粪箕扫箒来!’”
王中才《郎家坡》:“挑土用的粪箕多,他就把组织上给他的医疗费拿出来,买了一百多副竹粪箕。”

粪箕的国语词典

畚箕,装垃圾用的工具。

粪箕的网络释义

粪箕

  • 粪箕的材料是紫穗槐,可以运垃圾、拾粪、背草、割猪菜,出现在苏北、皖北及江西部分地区。
  •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2
    五笔: OAWU
    五行:
    仓颉: FDTC
    四角: 90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采(矢)。合起来表示双手持簸箕清除污秽。本义:扫除)

    (2) 同本义

    粪,弃除也。——《说文》

    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荀子·强国》

    (3) 又如:粪除(扫除);粪洒(洒扫)

    (4) 施肥

    凡粪种。——《周礼·草人》。注:“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

    却是走马以粪。——《老子》。注:“粪田也。”

    (5) 又如:粪治(施肥治田);粪种(古代的一种耕种方法)

    名词

    (1) 屎,粪便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粪清(粪汁);粪溷(粪坑;厕所);马粪;牛粪;粪棋(低劣的棋艺)

    (3) 肥料 。如:粪壤(指拌有肥料的灰土)

    英文翻译

    manure, dung, night soil

    方言集汇

    ◎ 粤语:fan3

    宋本广韵

    [ji]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AD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TMC
    四角: 88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其声。本义: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2) 同本义

    箕,簸也。——《说文》

    以箕自乡而报之。——《礼记·曲礼》。注:“箕去弃物。”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3) 又如:箕帚(簸箕和扫帚。借指家务);箕裘(簸箕和皮袍。借指祖先的事业与遗产);箕舌(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广处,其状如舌);箕敛(以箕收取。苛敛民财)

    (4) 畚箕。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箕,箕帚也。——《广韵》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礼记·曲礼》

    (5) 又如:箕畚(畚箕);箕帚(畚箕与扫帚);箕扫(箕帚。扫除之具);箕扫(指执箕清扫);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借作妻妾之谦称)

    (6) 指纹形状之一种 。如:箕斗(人手上的指纹,分簸箕纹和罗斗纹。簸箕形的叫箕,螺旋形的叫斗)

    (7) 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8) 又如:箕尾(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末一宿);箕水豹(二十八宿中的箕宿星)

    (9) 姓。如:箕子(商代贵族,封于箕。曾劝谏纣王,被纣王囚禁。说见下)

    动词

    (1) 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

    坐毋箕。——《礼记·曲礼》。疏:“谓舒展两足,状如箕舌也。”

    (2) 又如:箕张(谓两旁伸张开去如簸箕形);箕坐(箕倨,箕踞。叉开腿坐着)

    英文翻译

    sieve; dust pan, garbage bag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梅县腔] gi1 [沙头角腔] gi1 [陆丰腔] gi1 [宝安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居之平聲開口三等ki/k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