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醍
注音
ㄗ ㄊ一ˊ
词语释义
浅红色的清酒。
词语解释
浅红色的清酒。
《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郑玄 注:“粢,读为齐,声之误也。” 陈澔 集说:“粢醍,即《周礼》醍齐,酒成而红赤色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关社引》:“但神立三才,聪明正直,寧望下土粢醍之报。”
引证解释
⒈ 浅红色的清酒。
引《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郑玄注:“粢,读为齐,声之误也。”
陈澔集说:“粢醍,即《周礼》醍齐,酒成而红赤色也。”
清褚人穫《坚瓠补集·关社引》:“但神立三才,聪明正直,寧望下土粢醍之报。”
粢醍的国语词典
以黍稷酿制的酒。
粢醍的网络释义
粢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2)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3)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4)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如:粢食(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5)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英文翻译
grain offered in ritual sacrifice; mill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宝安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宝安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咨 | 即夷 | 精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cii/zi | t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