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涎
注音
ㄓㄢ ㄒ一ㄢˊ
词语释义
1.口涎。
2.方言。
词语解释
口涎。
《西游记》第八五回:“呆子( 八戒 )得胜,也自转来,累得那粘涎鼻涕,白沫生生,气嘑嘑的,走将来。”
方言。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
引证解释
⒈ 口涎。
引《西游记》第八五回:“呆子( 八戒 )得胜,也自转来,累得那粘涎鼻涕,白沫生生,气嘑嘑的,走将来。”
⒉ 方言。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
粘涎的网络释义
粘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i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米,占声。本义:具有粘性) 同本义 。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
(2) 另见
zhān
动词
(1) 粘(
)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如:粘合(粘贴胶合);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2) 另见
英文翻译
viscous, mucous; gluti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nim1 nim4 zi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m1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沙头角腔] niam2 [东莞腔] zam1 [海陆丰腔] zham1 ngiam2 [客英字典] zham1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zham1 fu2 [宝安腔] zam1 | ngiam2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m1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沙头角腔] niam2 [东莞腔] zam1 [海陆丰腔] zham1 ngiam2 [客英字典] zham1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zham1 fu2 [宝安腔] zam1 | ngiam2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黏 | 女廉 | 孃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B | 咸 | nriem/nyem | ɳĭɛ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动词
(1) 流口水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2) 贪羡,贪图
主人涎我色,奸我,不从,则鞭挞之。——清· 袁枚《新齐谐》
(3) 又如:涎利(贪图利益)
(4) 吐;流 。如:涎津溢(唾沫液);涎缕(吐丝)
(5) 厚着脸皮;嬉皮笑脸 。如:涎邓邓(含攫取挑逗的样子);涎皮(嘻皮赖脸,厚脸皮);涎脸(厚脸皮;嬉皮笑脸)
(6) 拖;伸 。如: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
形容词
(1) 呆滞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醉了,涎着醉眼说道:“他府里那些娘娘,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儒林外史》
(2) 又如:涎不痴的(傻乎乎)
(3) 嬉笑貌
呸!好不识羞的涎脸!——《西厢记》
(4) 贪馋地盯视 。如:涎眼睛(贪婪的眼光);涎眉邓眼(用贪谗的眼光瞧人)
英文翻译
saliva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l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lan1) [东莞腔] jen2 [宝安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梅县腔] lan1 jan2
◎ 潮州话:嫣6(筵)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l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lan1) [东莞腔] jen2 [宝安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梅县腔] lan1 jan2
◎ 潮州话:嫣6(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㳄 | 夕連 | 邪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仙A | 山 | zsien/szien | zĭ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