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糠

cū kāng [ cu kang]
注音 ㄘㄨ ㄎㄤ

词语释义

即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词语解释

  1. 即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穀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引证解释

⒈ 即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穀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粗糠的网络释义

粗糠

  • 粗糠是汉语词语,拼音为cū kāng,意思是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 粗糠造句

    她和家人则以粗糠、树叶、野菜充饥,把省下来的粮食送给八路军。
    接着,周兰英又生动地向孩子们讲起解放前挖厥苗、吃粗糠和野菜的日子。
    儿时,老家每家每户都有石磨,十几年前大多数的农户都还以玉米作为主粮,玉米需磨成细粉,然后用竹筛筛去粗糠,或煮或蒸着食用。
    她和家人以粗糠、树叶、野菜充饥,把省下来的粮食送给八路军。
    头饰中常用的鲜花有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这些鲜花据说是宋末元初,由阿拉伯商人蒲寿晟最先移植而来。
    鲜花随季节而变换,有洁白的素馨花、有金黄的山菊花、有浅黄的含笑花、有紫红的粗糠花、有深红的月季花。
    那时候,家里没有吃的,常吃一种用柿蒂和粗糠磨成的面。
    他们像母鸡一样,吞的是粗糠老菜,产下的是蛋,而且往往一声不响。
    她和孩子们以粗糠、树叶、野菜搭着充饥,把自家大部分粮食省下来招待亲人。
    村民住的是茅草破屋,吃的是野菜粗糠,靠给地主打长工、帮短工、当佃户为生。
    前几天,张老波打了一袋新米,把粗糠扛到龙孝兰家送给他家喂猪。
    郭勤英回忆说,她和丈夫每天吃高粱、野菜和粗糠,干的活儿也相对轻松,就是给地主放牛。
    但公家的粮食一粒也不动,他老父体弱多病,咽不下粗糠野菜,虽经他多方照料,还是活活饿死了。
    他手里拿著扇子,他要扬净它的打榖场,把麦子收到榖仓里,而将粗糠用不灭之火烧尽。
    用粗糠捉不住老鸟。有经验的人难骗。
    虽然有一部分细糠,从碾米机的后屉中出来,但是白米中还夹有杂质,要经过风箱扇,风口出来的是粗糠,后斗出来是碎米,前屉出来的就是白米了。
    所谓有机糙米,就是将带壳的稻米在碾磨过程中去除粗糠外壳而保留胚芽和内皮的米。
    姥姥家行没吃的,粗糠压细糠,蒸下窝窝长翅膀,托儿溜飞到南山枣树上。
    传说村里有家人过日子仔细,用吃不完的柿子掺了秕谷子粗糠,晒干炒熟做柿炒面吃。
    那里还管什么里面是败絮粗糠,寄生着是蛀虫、臭蛆、蚂蝗、黄鼠狼。

    汉字详情

    [cu]
    部首: 610
    笔画: 11
    五笔: OEGG
    五行:
    仓颉: FDBM
    四角: 97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 同本义

    粗,疏也。——《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

    粮则无矣,麤则有之。——《左传》

    (3) 又如:粗糠(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4) 粗粮

    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新唐书》

    (5)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6) 通过一物体中心的直线长度 。如:树干底部粗为两米的树

    形容词

    (1) 不精,粗糙

    粗,大也。凡不精者皆曰粗。——《广雅》

    其器高以粗。——《礼记·月令》

    其声粗以厉。——《礼记·乐记》

    粗布之衣。——《荀子·正名》

    (2) 又如:粗粝(糙米;粗俗简陋的饭食);粗恶(粗糙,低劣);粗食(粗糙不精的食物);粗粗(即粗糙);粗腿;粗砂;粗重(粗大笨重的家具)

    (3) 粗疏;粗略

    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荀子·正名》。注:“粗,疏略也。”

    (4) 又如:粗断(谦辞。胡乱裁决);粗忽(粗疏,疏忽);粗心浮气(不细致;不沉着)

    (5) 略微 。如:粗知一二;粗定(大致安定);粗粗(大略)

    (6) 粗笨;粗野 。如:粗汉(粗笨的人;干粗活儿的人);粗卤(粗俗鲁莽);粗顽(粗鲁刁顽)

    副词

    刚,才

    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太平广记》

    英文翻译

    rough, thick, course; rud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客英字典] cih1 [海陆丰腔] cu1 [梅县腔] ze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陆丰腔] c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徂古上聲開口一等dzʰuzox/dzuu
    kāng [kang]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OYVI
    五行:
    仓颉: FDILE
    四角: 909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英文翻译

    chaff, bran, husks; poor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岡唐開平聲開口一等khang/qangk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