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制

mǐ zhì [ mi zhi]
注音 ㄇ一ˇ ㄓ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米制 mǐzhì

(1) 一种计量的十进制,原来完全根据米来制定,容量单位等于一立方分米,质量单位等于一立方厘米的水(在其最大密度时)

metric system

词语解释

  1. 即国际公制。旧名米突制。为 法国 于十八世纪末所首创。1875年, 法 、 德 、 美 、 俄 等十七国在 巴黎 签订米突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我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公布,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米制的几个主要单位规定如下:(1)长度主单位为米,代号m,为保存在 巴黎 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米尺在0°C时两端标线间的距离,约等于通过 巴黎 的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2)质量主单位为千克(公斤),代号kg,为保存在 巴黎 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砝码的质量。(3)容量主单位为升,代号1,为一千克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密度最大(4°C)时的体积。米制的主要优点是:单位的选取有可靠标准;各基本单位间有密切联系;采取十进位制,使用方便。

引证解释

⒈ 即国际公制。旧名米突制。为法国于十八世纪末所首创。1875年, 法、德、美、俄等十七国在巴黎签订米突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我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公布,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米制的几个主要单位规定如下:(1)长度主单位为米,代号m,为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米尺在0°C时两端标线间的距离,约等于通过巴黎的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2)质量主单位为千克(公斤),代号kg,为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砝码的质量。(3)容量主单位为升,代号1,为一千克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密度最大(4°C)时的体积。米制的主要优点是:单位的选取有可靠标准;各基本单位间有密切联系;采取十进位制,使用方便。

米制的国语词典

西元一七九五年法国所采用的度量衡制度。为长度单位,即一米(一公尺)​又取一米之一百分之一,于摄氏四度时,其立方体积之纯水重为重量单位,即一克。米制皆用十进位,计算方便。自法国颁布后,我国于民国十八年采用此制。

米制的网络释义

米制

  • 米制是在18世纪末由法国创立的一种测量单位制,它以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定名为“米突”(米)。
  • 以米的十分之一长度为立方作为容量单位,定名为“立特”(升)。
  • 以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C时的重量(质量)作为重量单位,定名为“千克”(公斤)。
  • 这种制度是十进位制,完全以“米”为基础,因此得名为“米制”。
  • 法国政府根据科学家们实地测定敦刻尔克(Dunkerque)到巴塞罗那(Barcelona)之间的地球子午线的弧长和给定体积纯水的重量的结果,制成铂基准米尺和铂基准千克,保存在法国巴黎档案局,并从法律上分别赋予这两个基准以“1米”和“1千克”的值,但是,不久以后发现“档案米”比经过巴黎的子午线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约短0.2mm,而“档案千克”也不是准确等于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C时的质量。
  • 米制的翻译

    英语: metric system
    德语: metrisch (Adj)​

    米制造句

    电子工业正利益于微米和纳米制造技术,将其应用在生物技术传感、光学过滤和灯光控制组件方面。
    走进厂房,恰好看到工人师傅在玉米制糁机旁熟练地将加工好的玉米糁装袋,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漫天飞舞的粉尘,操作过程也井然有序。
    煎堆在海南素称“珍袋”。馅料丰富、选用上乘糯米制作果皮,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皮脆馅香、味道浓烈。
    以大豆磷脂为载体,以葡萄糖液作为分散介质,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发展了一种新的马卡纳米制剂制备方法。
    油醪糟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加芝麻、桔饼、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稍煎,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
    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玉米制种、林木种子和肉牛生产基地县。
    玉米制种产业是甘州种植业的支柱产业,该区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玉米种子地。
    西安鑫谷玉米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小军。
    其中,糯米制的汤圆、花饭和芝麻油团粑最为知名,多用于祭祖或宴客。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你喜欢米制布丁上面那层薄皮吗?
    质地偏黏易呛的糯米制品、麻薯及粿,或各种腌渍品等。
    白米醋用发酵大米制成的甜味的和甚为清澈的醋,酸度较低。
    完成两套超纯水系统,分别为奈米制程用水系统及多元化转用测试平台。
    大米粥是一种用大米制作的流质食物,要长时间熬制。
    通过纳米制备技术研究者在氮化硅中刻蚀出许多空洞以构成所需图案,使得波导具有合适的隐形折射率。
    南方人喜欢喝由江米制成的江米酒。
    秦镇凉皮以大米粉为原料。这种大米粉是用产自户县秦镇的大米也叫秦镇大米制作而成。
    要将糙米制成精白米则必须将稻谷的麸皮和胚芽去除,留下白色的胚乳部分。
    婴儿麦片是用大米制成的,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吃。

    汉字详情

    [mi]
    部首: 610
    笔画: 6
    五笔: OY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
    四角: 9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2) 同本义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粟米;花生米

    (4) 特指稻米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5) 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粉);米行(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细糠);米酒(用米酿制的酒);米麦(米与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

    (6) 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7) 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称);米粒雪(米雪)

    (8)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等于氪-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 。如:米制

    (9) 姓

    英文翻译

    hulled or husked uncooked 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i3 [沙头角腔] mi3 [宝安腔] mi3 [海陆丰腔] mi3 [陆丰腔] mi3 [梅县腔] mi3 [东莞腔] mi3 [客语拼音字汇] mi3
    ◎ 潮州话:b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mieimex/mej
    zhì [zh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R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L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 同本义

    制,裁也。——《说文》

    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淮南子·主术》

    制彼裳衣。——《诗·豳风·东山》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

    (3) 又如:制割(裁剪切割);制义(制宜,裁断适宜);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研究制造);配制;提制(提炼制造);精制;中国制

    (4) 制定,用文字规定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易·节》

    今也,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

    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盐铁论·刑德》

    周之王也,制礼。——《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制宜(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制则(制定法度);制立(建立制度);制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6) 控制;制服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威制豪强。——《汉书·赵广汉传》

    制其兵。——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

    制六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8) 又

    自制足之。

    (9) 又如:制屈(制伏;使屈服);制地(控制土地);制驭(控制驾驭);制御(统治,控制)

    (10) 抑制,限制,忍住

    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商君书·画策》

    (11) 又如:制劫(牵制);制使(制约);制遏(抑制);制约(限制约束);制限(限制);制缚(制约束缚);制防(限制防范)

    (12) 主管 。如:制兵(统辖军队);制局(职掌内府器杖兵役的机构)

    (13) 裁决,决断

    行无专制。——《淮南子》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 知伯, 晋哀公不得有所制。——《史记·晋世家》

    (14) 通“质”。抵押

    昔不谷先委制于越君。——《国语·吴语》

    委制于吴。——《国语·越语》

    名词

    (1) 规章,制度

    擅作典制。——《史记·礼书》

    虽有典制。——《三国志·孙权传》

    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

    (2) 又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3) 又如:公制;制令(制度法令);制象(制度,法制);制号(制度号令);制节(制度适宜);全民所有制

    (4) 式样

    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陶潜《桃花源诗》

    其制稍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制样(犹样式)

    (6) 规模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守父母之丧为制

    因在制中,不便行礼。——《红楼梦》

    (8) 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史记·汲黯列传》

    制曰:“下京兆尹治。”——《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制曰(皇帝的诏书上说);制敕(皇帝的诏令)

    (10) 各种有关的重量单位制 。如:常衡制

    动词

    (1) (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2) 同本义

    製,裁也。——《说文》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制芰荷以为衣兮。——《楚辞·离骚》。注:“制,裁也。”

    服短衣楚制。——《汉书·叔孙通传》

    旌性行以制珮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制裁(裁制的式样);制芰(以芰荷之叶裁制衣裳。指象征芳洁的隐者之服)

    (4) 制造,制作器物

    牙机巧制。——《后汉书·张衡传》

    所制蜡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制出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所制火药。——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制锦(制造美锦。引申为赞颂县令有政绩);制冷(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制琢(制造雕刻)

    (6) 撰写 。如:制文(撰写文章);制形(钩描轮廓);制作(写作;撰述);制述(著述);制碑(撰作碑文)

    (7) 用炮炒等法炼成中药 。如:制剂(根据处方,按一定操作规程将药物加工制成药剂)

    名词

    (1) 作品,文章

    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宋书》

    (2) 又如:佳制;鸿篇巨制

    (3) 式样

    通儒服, 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 楚制。——《汉书》

    英文翻译

    system; establish; over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je5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e5 [海陆丰腔] zh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沙头角腔] zi5 [宝安腔] ze5 (zi5) [陆丰腔] zhi5
    ◎ 潮州话:zi3 (c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征例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cjed/tjeytɕ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