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旨

mì zhǐ [ mi zhi]
注音 ㄇ一ˋ ㄓˇ

词语释义

1.深奥的含义;隐秘的意旨。

词语解释

  1. 深奥的含义;隐秘的意旨。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上以《大藏经》有 天竺 番字、汉文、 蒙古 诸繙译。然其禪悟深邃,故 汉 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旨。”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昔 轩辕 访道於 广成 , 孔子 问礼於 老氏 , 虞 廷十六字之心传,圣门一贯之秘旨。”

引证解释

⒈ 深奥的含义;隐秘的意旨。

清昭槤《啸亭续录·清字经馆》:“上以《大藏经》有天竺番字、汉文、 蒙古诸繙译。然其禪悟深邃,故汉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旨。”
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昔轩辕访道於广成,孔子问礼於老氏,虞廷十六字之心传,圣门一贯之秘旨。”

秘旨的网络释义

秘旨

  • 秘旨,汉语词语,拼音是mì zhǐ,释义是深奥的含义、隐秘的意旨。
  • 秘旨造句

    易洪永周易运用心法秘旨系列丛书。
    作为乒坛小诸葛,刘少帅此次是奉蔡振华秘旨,跨界点化中国男足。
    屈氏撰是书,是要借故乡风物,寄寓遗民心绪,就其秘旨,乃是志旧而向新,向新以继统,继统以存天下。
    这时,安仔借着端茶递水的机会,将慈禧的“秘旨”捎给恭亲王。

    汉字详情

    mì,bì [mi,bi]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NT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PH
    四角: 23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秘鲁的简称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必( )声。 本义:一种香草)

    (2) 不可测知;不公开

    祕,神也。从示,必声。——《说文》

    祕舞更奏。——张衡《西京赋》

    祕器。——《后汉书·袁安传》。注:“棺也。”

    祕宝。——《后汉书·班彪传》。传:“河图之属。”

    祕经。——《后汉书·苏竟传》。注:“图纬书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史记·武帝本纪》

    (3) 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术,秘密的方法);秘狱(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

    (4) 稀奇,世上少有

    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唐诗纪事·段成式》

    (5) 又如:秘怪(神奇怪异);秘珍(罕见珍品);秘异(奇异);秘籍(珍贵罕见的书籍);秘宝(不常见的珍异宝物)

    (6) 深,深邃 。如:秘宇(深殿);秘典(含义深奥的典籍);秘义(深奥的意义)

    (7) 与皇帝有关的 。如:秘驾(帝王的车驾);秘馆(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秘色(古代越州官窑所产瓷器的颜色,因为帝王所专用,故云)

    动词

    (1) 隐藏;保守秘密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表。——《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秘惜(隐藏珍惜,不以示人);秘郁(隐秘,隐藏);秘丘(山林之所,隐居之处)

    (3) 闭 。如:秘固(犹密封,封固)

    名词

    (1) 秘密、奥妙的事物

    而此秘未睹。——《宋书·谢灵运传论》

    (2) 秘书的简称 。受雇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如:一秘

    (3) 姓

    (4) 另见 (秘鲁)

    英文翻译

    secret, mysterious, abstru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bit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兵媚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piih/pyhpi
    zhǐ [zhi]
    部首: 429
    笔画: 6
    五笔: X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A
    四角: 22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 )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旨,美也。从甘,匕声。——《说文》

    既饮旨酒。——《诗·鲁颂·泮水》

    告旨。——《仪礼·乡饮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3) 又如:旨甘(美好的食物);旨味(美味);旨肴(美味的菜肴)

    (4) 美好

    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名词

    (1) 美味的食品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不乐。——《论语·阳货》

    (2) 又如:甘旨(美味的食物);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旨嘉(美酒佳肴)

    (3) 意思;意义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4) 又如: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大旨(主要的意思);宏旨(大旨;要旨);微旨(不是明说,而是含蓄表达出来的意思)

    (5) 意图;宗旨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肃宣 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6) 又如:宗旨(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譬(用意和取譬);旨统(旨趣的系统)

    (7) 长官的命令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后汉书》

    (8) 皇帝的意见,命令

    旨,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正字通》

    (9) 又如:传旨;听旨

    英文翻译

    purpose, aim; excel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宝安腔] zi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陆丰腔] zhi3 [客英字典] zhi3 [沙头角腔] zi3 [梅县腔] tje3 [东莞腔]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海陆丰腔] zh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雉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cjiix/tjyyt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