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帆
注音
ㄆㄥˊ ㄈㄢ
词语释义
犹船帆。比喻前进的凭依。
词语解释
犹船帆。比喻前进的凭依。
《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他摘下红卫兵袖章进工厂已十来年了,由一个普通青工,入党、提干,进入政工部门,这谦逊的神态就是他的篷帆吧。”
引证解释
⒈ 犹船帆。比喻前进的凭依。
引《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他摘下红卫兵袖章进工厂已十来年了,由一个普通青工,入党、提干,进入政工部门,这谦逊的神态就是他的篷帆吧。”
篷帆造句
君宜嘎然止住了话头,话锋一转,看了一眼已然消失在众多下航船篷帆间的琴生的船。
此时河道稍微向南弯曲,篷帆随之扭动,发出吱吱声。
它要求舰员必须熟悉观天象、识水文、驾篷帆、操橹桨、攀高桅、打缆结等最原始而又最基本的技能,锻炼和培养官兵的勇气、胆量和信心。
我睁大眼睛,屈起指头数点拍浪返航的那挂着黑的白的黄的篷帆的渔船。
我们利用那股强风,把篷帆张得更足。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作的,可以作你的大旗。你的凉棚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作的。
桅墙篷帆,林立遮云;南北客商,驻留云集。
号声起处,桅杆竖起来,一时间篷索响亮,洁白的篷帆像飞翔的海鸥的翅膀,迎风翱翔。
主帆是用真正的厚篷帆布手工裁剪和缝纫而成的。
松林夹岸染篷帆,惬意素描水镜天。
一阵衣物唏嗦的声响,克睿莎走到靠近图拉克藏身处的帐篷帆布边。
产业用塑料涂层织物、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篷帆类制品、非织造布和包装袋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五类产品的出口额占总量的七成三。
街心运河篷帆如云,运河两岸店铺林立。
高扬猎猎篷帆,卫吾疆土远征。
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此时河面上漂过一艘张着芦席帆篷的小船,篷帆劲鼓着溜溜的西南风,从枣林庄方向驶上来。
突然两发炮弹击中了桅杆和船篷,船体倾斜,蒲恩绍一边鼓励大家继续战斗,一边抡起砍刀砍断篷绳,将桅杆和篷帆推下海,使船体恢复了平衡,继续向敌舰冲去。
当时上海日产的生活废弃物中有四千多吨,是需要水上清运工们靠摇橹、撑篙、拉纤和篷帆等最原始的方式来将垃圾运出城区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逢声。本义: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
(2) 同本义
篛篷覆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篷舟(篷船);篷船(有篷盖的船);篷厂(棚子,棚盖);篷声(雨落船篷之声);篷庐(像篷盖似的屋子);篷底(船篷之下)
(4) 船帆 。又如:篷帆(船帆);篷索(系船帆的绳子);篷脚(指控制船帆的绳索);篷篙(船帆和篙子);篷樯(船帆和桅杆)
(5) 船 。如:篷窗(船窗)
英文翻译
awning, covering; sail; boat
方言集汇
◎ 粤语:p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ung2 [台湾四县腔] pung2 [梅县腔] pung2 [海陆丰腔] pung2 [客语拼音字汇] pung2 [东莞腔] pung2 [宝安腔] p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ung2 [台湾四县腔] pung2 [梅县腔] pung2 [海陆丰腔] pung2 [客语拼音字汇] pung2 [东莞腔] pung2 [宝安腔] p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蓬 | 薄紅 | 並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bʰuŋ | bung |
详细解释
动词
张帆行驶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韩愈《除官赴阙》
名词
(1) 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又如:扬帆;帆力(帆受风时的推动力);帆势(帆篷张挂之势);帆楫(船帆和桨)
(3) 靠帆推进的船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4) 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于海)
英文翻译
sail; boat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东莞腔] fam2 [客英字典] fam2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 客家话:[东莞腔] fam2 [客英字典] fam2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九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凡 | 符咸 | 並 | 凡 | 平聲 | 咸 | 合口三等 | 凡 | 咸 | byam/bvam | bʰĭwɐ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