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谏

zhēn jiàn [ zhen jian]
繁体 箴諫
注音 ㄓㄣ ㄐ一ㄢˋ

词语释义

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

词语解释

  1. 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

    《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 孔颖达 疏:“诗辞自是箴諫,而箴諫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諫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国语·楚语上》:“凡百箴諫,吾尽闻之矣,寧闻它言。”《汉书·路温舒传》:“开天下之口,广箴諫之路。”《红楼梦》第一百回:“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諫,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引证解释

⒈ 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

《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
孔颖达疏:“诗辞自是箴諫,而箴諫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諫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
《国语·楚语上》:“凡百箴諫,吾尽闻之矣,寧闻它言。”
《汉书·路温舒传》:“开天下之口,广箴諫之路。”
《红楼梦》第一百回:“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諫,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箴谏的国语词典

规戒劝谏。

箴谏的网络释义

箴谏

  • 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
  • 《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 孔颖达 疏:“诗辞自是箴谏,而箴谏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谏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国语·楚语上》:“凡百箴谏,吾尽闻之矣,宁闻它言。”《汉书·路温舒传》:“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红楼梦》第一百回:“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谏,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DG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IHR
    四角: 8825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咸声。本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2) 同本义

    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礼记》。

    (3) 又如:箴缕(针线);箴末(喻微细);箴管(指缝缀之事);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4) 针炙治病所用的针形器具 。如:箴石(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箴砭(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5) 文体的一种,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

    箴顿挫而清壮。——晋· 陆机《文赋》。

    (6) 又如:箴铭(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动词

    (1) 规劝,告诫

    贤袭人娇嗔箴 宝玉,俏 平儿软语救 贾琏。——《红楼梦》。

    (2) 又如:箴谏(劝谏别人改正过失);箴砭(指出并纠正错误);箴规(劝谏,规戒);箴诫(规劝告诫);箴诲(规劝教训);箴训(箴戒;规训)

    英文翻译

    needle, probe; adm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n1 [宝安腔] zim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m1 [陆丰腔] zhim1 [客语拼音字汇] zim1 [梅县腔] zh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深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cjim/tjimtɕĭĕm
    jiàn [jian]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GL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VDWF
    四角: 357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2) 同本义

    谏,证也。——《说文》

    谏者,正也。——《楚辞·七谏序》

    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礼·司谏》注

    掌谏五恶。——《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

    三谏不从。——《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保氏常谏王恶。——《周礼·地官》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不为拒谏。——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谏阻纳质(指周瑜直言规劝阻止孙权以其子给曹操为人质);谏鼓(朝廷设置供人民进谏时击用的鼓。又名“朝鼓”)

    (4) 匡正;挽回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5) 通“间”。离间

    郭开受谏, 李牧就诛。—— 唐· 皮日休《忧赋》

    名词

    (1) 谏官

    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杜甫《晚出左掖》

    (2) 又如:谏垣(谏官的衙署;指朝中大臣及幕僚百官);谏草(谏官的奏稿);谏院(谏官的衙署);谏议大夫(古官名。简称“谏议”。掌管谏诤及议论)

    (3) 通“间”。间谍

    设谏以纲独为,举错以观奸动。——《韩非子·八经》

    (4) 姓

    英文翻译

    remonstrate, admonis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