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盥

zhēn guàn [ zhen guan]
注音 ㄓㄣ ㄍㄨㄢˋ

词语释义

1.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词语解释

  1. 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北周 庾信 《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箴盥始事,条枚是则。” 北周 庾信 《步陆逞神道碑》:“有闻箴盥,无废絃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北周庾信《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箴盥始事,条枚是则。”
北周庾信《步陆逞神道碑》:“有闻箴盥,无废絃綎。”

箴盥的网络释义

箴盥

  • 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出自于《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
  •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DG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IHR
    四角: 8825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咸声。本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2) 同本义

    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礼记》。

    (3) 又如:箴缕(针线);箴末(喻微细);箴管(指缝缀之事);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4) 针炙治病所用的针形器具 。如:箴石(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箴砭(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5) 文体的一种,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

    箴顿挫而清壮。——晋· 陆机《文赋》。

    (6) 又如:箴铭(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动词

    (1) 规劝,告诫

    贤袭人娇嗔箴 宝玉,俏 平儿软语救 贾琏。——《红楼梦》。

    (2) 又如:箴谏(劝谏别人改正过失);箴砭(指出并纠正错误);箴规(劝谏,规戒);箴诫(规劝告诫);箴诲(规劝教训);箴训(箴戒;规训)

    英文翻译

    needle, probe; adm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n1 [宝安腔] zim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客英字典] zhim1 [陆丰腔] zhim1 [客语拼音字汇] zim1 [梅县腔] zh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深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cjim/tjimtɕĭĕm
    guàn [guan]
    部首: 510
    笔画: 16
    五笔: QGIL
    五行:
    仓颉: HXBT
    四角: 7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2) 同本义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

    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荐。——《易·上观》

    咸盥漱。——《礼记·内则》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论衡·讥日》

    (3) 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

    (4) 洗涤

    述尽心视湯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南史·谢裕传》附谢述

    (5) 又如: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

    (6) 除;净 。如:盥溉(指除去);盥涤(清除)

    名词

    (1) 古代洗手的器皿

    承姑奉盥,训子停机。——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2) 又如:盥盆(盥洗之盆)

    (3) 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如:盥事(古代灌祭礼仪);盥献(灌祭进献);盥馈(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

    英文翻译

    wash

    方言集汇

    ◎ 粤语:fun2 gun3
    ◎ 客家话:[陆丰腔] kuan1 [客英字典] gwon5 kwan5 [海陆丰腔] gon5 kwan5 [梅县腔] gw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kwan5 [宝安腔]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4 guo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滿上聲合口一等kuɑnkuanx/ku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