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底

xiāng dǐ [ xiang di]
注音 ㄒ一ㄤ ㄉ一ˇ

词语释义

箱底 xiāngdǐ

(1) 箱子的内部底层部分

the bottom of a chest

(2) 不经常使用、动用的钱财、东西

箱底很薄
one’s store of valubles

词语解释

  1. 箱子的内部底层。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这一百金子,算姐姐给你垫箇箱底儿罢。”

  2. 指不经常动用的财物。如:他家里箱底厚。

  3. 比喻不愿让人知道的事。

    马烽 《三年早知道》:“我早就知道老汉要在你跟前抖我的箱底哩!”

  4. 指剧团的班底。

引证解释

⒈ 箱子的内部底层。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这一百金子,算姐姐给你垫箇箱底儿罢。”

⒉ 指不经常动用的财物。

如:他家里箱底厚。

⒊ 比喻不愿让人知道的事。

马烽《三年早知道》:“我早就知道老汉要在你跟前抖我的箱底哩!”

⒋ 指剧团的班底。

箱底的国语词典

箱子的底层。

如:「他把毒品藏在箱底。」

箱底的网络释义

箱底

  • 词目:箱底
  • 基本解释
  • 1. [the bottom of a chest]∶箱子的内部底层部分
  • 2. [one’s store of valubles]∶不经常使用、动用的钱财、东西
  • 箱底很薄
  • 详细解释
  • 1. 箱子的内部底层。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这一百金子,算姐姐给你垫箇箱底儿罢。”
  • 2. 指不经常动用的财物。如:他家里箱底厚。
  • 3. 比喻不愿让人知道的事。
  • 马烽 《三年早知道》:“我早就知道老汉要在你跟前抖我的箱底哩!”
  • 4. 指剧团的班底。
  • 箱底的翻译

    德语: Koffer-Kistenboden, versteckte Wertgegenstände, Bestand an Wertsachen

    箱底造句

    小丽不小心将自己的新衣服装到了箱底,等她想起来打开看时,这件漂亮的衣服已经被挤压得不成样子。
    子厉凌在心内大吼,这一招堪比四象级的攻击,是子厉凌压箱底的大招。
    “托”的都是压箱底货,价格还比平时高。
    蟑螂急匆匆的从冰箱底下跑过去,壁虎在后面也努力的想要钻过去。
    手机被偷了。果断用朋友手机发了一条短信:哥,我回老家呆几天,那三万块我就不给你送过去了,我就放在我新公寓的信箱里了,地址:公寓,层号信箱,信箱钥匙用胶带粘在了信箱底部,拿完在粘回去。然后偷手机的被生擒了!
    但是后来许多外箱上都有裂纹,几乎所有的外箱底部都松了。
    变压器箱底支架焊装位置应符合轨距的要求。
    本店是这里远近驰名的百年老店,自然有压箱底的功夫,不怕客官说我夸口,有几样客官肯定在别处没见过!
    阻断油箱箱底的声音传播途径是通过胶皮来实现的。
    亮色着装可别把你的白色牛仔裤压箱底哦。
    绕着三楼足足巡视了一大圈,甚至连跳箱箱底都掀起来看过,除了看到几根手指长短的棕褐色绒毛外,连半个异兽的影子都没发现,这让张啸宇不禁将目光投向办公室。
    名角拿出“压箱底”看家戏。
    这一招,由阳生阴,野火山不尽之中夹杂着一丝寒毒,在实战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乃是赵卫的压箱底的杀手锏。
    昨日,本报关于《您家箱底是否也有一件“幸子衫”》的稿件一见报,立即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开始表嫂给她买时尚一点的衣服,她藏在箱底不敢穿,在全家人的怂恿下,终于鼓起勇气在家里扭扭怩怩地走了几步“台”,大家直夸漂亮,精神,利索。
    这些长年在田地里刨食的泥脚杆,只有在大院要举行什么仪式,又如过年祭祖,他们才从箱底翻出半新的蓝布长衫穿上,去面对书香之家的祖宗牌位。
    万里无云的日子,大树用太阳的影子在画着美丽,小草在花朵下喝着露滴,我翻动着箱底取出棉衣让太阳把它梳理。
    音箱:脚钉,圆垫,音箱底垫板。
    当我听说他讨厌女孩穿超短裙时,我钟爱的迷你格子花裙便成了压箱底之物。
    沉箱底梁数字能清晰可见,沉箱出水已经成功。

    汉字详情

    xiāng [xiang]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SHF
    五行:
    仓颉: HDBU
    四角: 8896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相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

    箱,大车牝服也。——《说文》

    不以服箱。——《诗·小雅·大东》。传:“箱,大车之箱也。”

    乃求万斯箱。——《诗·小雅·甫田》

    絷騕裹以服箱。——张衡《思玄赋》。注:“箱,大车也。”

    尔乃乘露箱,御良马。——晋· 夏侯湛《猎兔赋》

    (3) 厢房,古代居室前堂两旁的房屋,也称“个”或“序”。后作“厢”

    篬,序也。——《埤苍》

    公揖,退于箱。——《仪礼·公食礼》。注:“东夹之前俟事之处。”

    俟几俟于东箱。——《仪礼·觐礼》。注:“东夹之前相翔待事之处。”

    西箱踟蹰。——王逸《鲁灵光殿赋》。注:“西序也。”

    (4) 旁。后作“厢”

    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水经注》

    (5) 靠近城的地区。后作“厢”

    而城箱内外,义民不下四万,实不忍委之于贼,惟有竭力固守待援。——清· 魏源《圣武记》

    (6) 箱”字 汉以前无箧笥之称。盛物的箱笼,有盖有底的方形盛物器

    箱帘六七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箱睹黑裘。——杜甫《村雨》

    十指不动衣盈箱。——王建《当窗织》

    (7) 又如:箱钱(嫖妓的花费);箱匣(盛物的器具);箱箧(方形与矩形的盛物竹器)

    量词

    一个箱所装的量 。如:一箱宝石;一箱珠宝

    英文翻译

    case, box, chest, trunk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陆丰腔] siong1 [梅县腔] siong1 siong3 [沙头角腔] siong1 [宝安腔]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客英字典] siong1 [东莞腔] s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ĭaŋsiang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