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帘

xiāng lián [ xiang lian]
繁体 箱簾
注音 ㄒ一ㄤ ㄌ一ㄢˊ

词语释义

1.亦作"箱奁"。 2.镜匣。

词语解释

  1. 亦作“ 箱奩 ”。镜匣。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箱帘六七十,緑碧青丝绳。” 明 程岫 《故妇叹》诗:“妾心如箱奩,内好难自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箱奩”。镜匣。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箱帘六七十,緑碧青丝绳。”
明程岫《故妇叹》诗:“妾心如箱奩,内好难自陈。”

箱帘的国语词典

盛放梳妆用具的匣子。

箱帘的网络释义

箱帘

  • 镜匣
  • 亦作“ 箱奁 ”。 《玉台新咏·古诗》:“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明 程岫 《故妇叹》诗:“妾心如箱奁,内好难自陈。”
  • 汉字详情

    xiāng [xiang]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SHF
    五行:
    仓颉: HDBU
    四角: 8896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相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

    箱,大车牝服也。——《说文》

    不以服箱。——《诗·小雅·大东》。传:“箱,大车之箱也。”

    乃求万斯箱。——《诗·小雅·甫田》

    絷騕裹以服箱。——张衡《思玄赋》。注:“箱,大车也。”

    尔乃乘露箱,御良马。——晋· 夏侯湛《猎兔赋》

    (3) 厢房,古代居室前堂两旁的房屋,也称“个”或“序”。后作“厢”

    篬,序也。——《埤苍》

    公揖,退于箱。——《仪礼·公食礼》。注:“东夹之前俟事之处。”

    俟几俟于东箱。——《仪礼·觐礼》。注:“东夹之前相翔待事之处。”

    西箱踟蹰。——王逸《鲁灵光殿赋》。注:“西序也。”

    (4) 旁。后作“厢”

    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水经注》

    (5) 靠近城的地区。后作“厢”

    而城箱内外,义民不下四万,实不忍委之于贼,惟有竭力固守待援。——清· 魏源《圣武记》

    (6) 箱”字 汉以前无箧笥之称。盛物的箱笼,有盖有底的方形盛物器

    箱帘六七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箱睹黑裘。——杜甫《村雨》

    十指不动衣盈箱。——王建《当窗织》

    (7) 又如:箱钱(嫖妓的花费);箱匣(盛物的器具);箱箧(方形与矩形的盛物竹器)

    量词

    一个箱所装的量 。如:一箱宝石;一箱珠宝

    英文翻译

    case, box, chest, trunk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陆丰腔] siong1 [梅县腔] siong1 siong3 [沙头角腔] siong1 [宝安腔]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客英字典] siong1 [东莞腔] s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ĭaŋsiang
    lián [lian]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PWM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CL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旧时酒家、茶馆作店招的旗帜,用布做成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唐· 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名词

    (1) (形声。从竹,廉声。本义:门帘)

    (2) 帘子,遮蔽门窗的用具

    簾,堂簾也。——《说文》

    簾,户蔽也。——《声类》。

    严持箧书,置饰室簾南。——《汉书》

    草色入簾青。——唐· 刘禹錫《陋室銘》

    入其舍,则密室垂簾。——《聊斋志异·促織》

    (3) 又如:簾帷(遮蔽門窗的簾子、布幕);簾籠(窗簾和窗牖);簾旌(簾端所綴之布帛);簾政(皇太後垂簾聽政,故名);簾庑(指堂前廊檐垂簾之處)

    (4) 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也用于嫁女时嫁妆的總稱

    箱簾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flag-sign of a tavern

    方言集汇

    ◎ 粤语:lim4
    ◎ 潮州话:niam5(niâm) [潮州、饶平]liam5(liâm) [澄海]niang5(ni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九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