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簧

kōng huáng [ kong huang]
注音 ㄎㄨㄥ ㄏㄨㄤˊ

词语释义

古代管乐器名。

词语解释

  1. 古代管乐器名。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攒紫霞,嵌晓星,箜簧点点皆相应,善吹的是 子晋 董双成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乐器名。

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攒紫霞,嵌晓星,箜簧点点皆相应,善吹的是子晋董双成。”

汉字详情

kōng [kong]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PWA
五行:
仓颉: HJCM
四角: 88102

英文翻译

ancient string music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ung1 [海陆丰腔] kung1 [梅县腔] kung1 [台湾四县腔] k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hung/qungkʰuŋ
huáng [huang]
部首: 624
笔画: 17
五笔: TAMW
五行:
仓颉: HTLC
四角: 888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黄声。本义:乐器中用以发声的薄片)

(2) 同本义

簧,笙中簧也。——《说文》

并坐鼓簧。——《诗·秦风·车邻》

调竽笙竾簧。——《礼记·月令》

愿假簧以舒忧兮。——《楚辞·忧苦》

(3) 又如:簧言(簧片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欺人的谎言);簧口(如簧之口。多借指馋言);簧口利舌(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4) 弹簧圈 。如:弹簧;表簧;闹钟的簧断了

(5) 笙,竽

簧,笙、竽皆谓之簧。——《正字通》

左执簧。——《诗·王风·扬之水》

(6) 动听的语言

巧言如簧。——《诗·小雅·巧言》

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庄子·骈拇》

(7) 又如:簧言(谎言);簧鼓(蛊惑;煽动);簧惑(比喻以巧言迷惑人);簧诱(用巧言诱惑欺骗)

英文翻译

reed of woodwind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ng2 wa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wang2 [客英字典] vong2 [梅县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v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ɣuɑŋghuang/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