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九

yán jiǔ [ yan jiu]
注音 一ㄢˊ ㄐ一ㄡˇ

词语释义

清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西厂子﹐于小金殿举行筵宴﹐称为筵九。

词语解释

  1. 清 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 西厂子 ,于 小金殿 举行筵宴,称为筵九。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筵九》:“十九日谓之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 西厂子 小金殿 筵宴,看玩艺贯跤。 蒙古 王公请安告归。臣工之得著貂裘者,尽於是日脱去,改穿白锋毛矣。”

引证解释

⒈ 清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西厂子,于小金殿举行筵宴,称为筵九。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筵九》:“十九日谓之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看玩艺贯跤。

蒙古王公请安告归。臣工之得著貂裘者,尽於是日脱去,改穿白锋毛矣。”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TH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NKM
四角: 88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延声。本义:竹席)

(2) 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设席每每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

筵亦席也。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周礼》郑玄注

(3) 又如:筵几(座席和几案);筵第(筵席和床铺)

(4) 席位

张筵列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筵席(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筵羞(酒宴美食)

(6) 宴席 。如:筵开玳瑁(用玳瑁做装饰坐具的盛宴);筵会(宴会);喜筵;寿筵

动词

(1) 铺设坐席

主人筵于户西。——《仪礼·士冠礼》

(2) 又如:筵床(铺设席子的坐榻)

英文翻译

bamboo mat; feast, banque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宝安腔] jen2 [沙头角腔] jen2 [梅县腔] ja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东莞腔]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jĭɛnjen
jiǔ [jiu]
部首: 103
笔画: 2
五笔: VTN
仓颉: KN
四角: 40017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形〉 通“久”。时间长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名词

(1) 九月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词

通“鸠”。纠合,聚集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英文翻译

n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3 [梅县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客英字典] giu3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ĭəukiux/ki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