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潜伏在蓍丛下的龟。
指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
词语解释
潜伏在蓍丛下的龟。
《尔雅·释鱼》:“六曰筮龟。” 郭璞 注:“常在蓍丛下潜伏。” 邢昺 疏:“《龟策传》云,传曰:‘上有檮蓍,下有神龟。’又云:‘闻蓍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 清 唐甄 《潜书·任相》:“ 显帝 之任 居正 也,畏之如严师,信之如筮龟,无言不从,无规不改,虽 太甲 、 成王 有所不及。”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但我不明卜法,又无筮龟,实在无从措手。”
指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
引证解释
潜伏在蓍丛下的龟。
《尔雅·释鱼》:“六曰筮龟。” 郭璞注:“常在蓍丛下潜伏。” 邢昺疏:“《龟策传》云,传曰:‘上有檮蓍,下有神龟。’又云:‘闻蓍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 清唐甄《潜书·任相》:“ 显帝之任居正也,畏之如严师,信之如筮龟,无言不从,无规不改,虽太甲 、 成王有所不及。”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但我不明卜法,又无筮龟,实在无从措手。”
指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
筮龟的网络释义
筮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本义:古代用蓍(
)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筮”)同本义筮,易卦用蓍也。——《说文》
筮于庙门。——《仪礼·士冠礼》
筴为筮。——《礼记·曲礼》
尔卜尔筮。——《诗·卫风·氓》
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
(2) 又如:筮卜(用蓍草及龟甲占卜吉凶);筮仕(初次出仕做官。古人将出仕必先占吉凶,后因称出来作官为出仕);筮验(占筮的证验);筮短龟长(龟卜较筮占灵验);筮人(掌卜筮的人;司占卦的人);筮问(卜问);筮决(以筮卜决定);筮宅(埋葬时,筮卜坟墓位置的适当与否);筮氏(卜筮者);筮日(行卜筮礼仪之当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3 [客语拼音字汇] si4 [海陆丰腔] chi3 [宝安腔] si5 ci3 [客英字典] chi3 [梅县腔] chii3 chi3
◎ 潮州话:ci1 s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逝 | 時制 | 常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zjed/zjey | ʑĭɛi |
详细解释
guī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
(2) 即金龟,亦称乌龟 。一种龟属动物( Chinemys reevesii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走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雄体背部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
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 蔡邕《篆势》
(3)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
(4) 龟甲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去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尉缭子·武议》
(5) 又如:龟玉(龟甲和宝玉。古时并为国家重器);龟坼(天旱地裂,纹如龟甲);龟筒(大龟甲、龟壳);龟灼(用火灼龟甲。比喻才智之士容易招损);龟卜(灼龟甲来预卜吉凶,是古时占卜的一种方法);龟兆(古时占卜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龟骨(古时用于占卜的龟甲);龟筮(即卜筮。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贝(古货币名)
(6) 奸妇的丈夫——用作骂人语。唐时乐户皆着绿头巾,而龟之头亦暗绿色,后遂称着绿头巾者为龟。又以乐户妻女皆歌妓,故俗称开妓院及纵妻行淫者为龟 。如:龟奴(妓院里的男仆);龟子(指鸨母的丈夫或妓院里的男仆;又指妻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
(7) 男生殖器
今老爹…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金瓶梅词话》
(8) 通“皲”(
)。皮肤冻裂形容词
(1) 高隆
新安王伯固,字 牢之, 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2) 又如:龟胸(胸骨凸起,状似龟背。即鸡胸)
(3) 比喻高寿
坐享龟龄鹤,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宋· 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晋· 郭璞《游仙》
(4) 又如:龟寿(比喻高寿);龟鹄(龟和鹄。比喻长寿);龟龄(比喻长寿);龟龄鹤寿(比喻人高寿);龟鹤遐寿(比喻长寿)
(5) 另见
jūn
动词
(1) 通“皲”。手足的皮肤冻裂
视衍沃而龟坼,沉高田之未耰。——王炎《喜雨赋》
(2) 又如:龟裂;龟手(手上皮肤冻裂);龟坼(手足皮肤冻裂);龟纹(冻裂而成的纹)
(3) 另见
qiū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u1 kiu1 (ku k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