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煖

shēng nuǎn [sheng nuan]

词语释义

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指经烤热过的笙。

词语解释

  1. 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笙炭》:“﹝笙部﹞自十月旦至二月终,日给焙笙炭五十斤,用绵熏笼,藉笙於上,復以四和香熏之,盖笙簧必用 高丽 铜为之,靘以緑蜡,簧煖则字正而声清越,故必用焙而后可。” 元 陈樵 《卧褥香炉赋》:“歌残緑玉之盃,笙煖茱萸之火。”

  2. 指经烤热过的笙。

    元 虞集 《赋石竹》诗:“綺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引证解释

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宋周密《齐东野语·笙炭》:“﹝笙部﹞自十月旦至二月终,日给焙笙炭五十斤,用绵熏笼,藉笙於上,復以四和香熏之,盖笙簧必用高丽铜为之,靘以緑蜡,簧煖则字正而声清越,故必用焙而后可。” 元陈樵《卧褥香炉赋》:“歌残緑玉之盃,笙煖茱萸之火。”

指经烤热过的笙。

元虞集《赋石竹》诗:“綺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笙煖的网络释义

笙煖

  • 笙煖,读音shēng xuān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 汉字详情

    shēng [sheng]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T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HQM
    四角: 88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 同本义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说文》

    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尔雅》

    笙长四尺。——《风俗通》

    三人吹笙,一人吹和。盖小者。——《仪礼·乡射礼记》注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2) 又如:笙弄(弄笙);笙簧(簧管乐器);笙咽(笙的音质失调);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笙籁(笙和籁。古管乐器);笙镛(亦作“笙庸”。古乐器名)

    英文翻译

    small gourd-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ang1
    ◎ 客家话:[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sin1 [海陆丰腔] sen1 [东莞腔] s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客英字典] sen1 [梅县腔] sen1 [宝安腔] s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ʃɐŋsrvng/shang
    xuān [xuan]
    部首: 414
    笔画: 13
    五笔: OEFC
    仓颉: FBME
    四角: 928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煊”。温暖

    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2) 又如:煖风(和暖的风);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的颜色);煖耳(耳套);煖房,煖屋(地下设炕道烧火取暖的房子)

    英文翻译

    warm, genial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1 nyun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on1 [海陆丰腔] non1 non3 [梅县腔] non1 [台湾四县腔] non1 non3 [客英字典] non1 non3 [陆丰腔] non1 [宝安腔] n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況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hyan/xvanx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