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笑容。
金 元好问 《中州集·王革》:“初,在 太原 作诗有‘赤心遭白眼,笑面得嗔拳’之句。”
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清 曾廷枚 《古谚闲谭·嗔拳谚》:“ 江 淮 俗,每作诸戏,必先设嗔拳笑面,村野之人,以腊末作之,不知其所谓也。《岁时记》云‘邨人逐除’。今南方为此戏者,必戴假面,作勇力之势,谓之嗔拳。今谚云:‘嗔拳不打笑面。’似本此。”
引证解释
⒈ 笑容。
引金元好问《中州集·王革》:“初,在太原作诗有‘赤心遭白眼,笑面得嗔拳’之句。”
⒉ 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清曾廷枚《古谚闲谭·嗔拳谚》:“江淮俗,每作诸戏,必先设嗔拳笑面,村野之人,以腊末作之,不知其所谓也。
引《岁时记》云‘邨人逐除’。今南方为此戏者,必戴假面,作勇力之势,谓之嗔拳。今谚云:‘嗔拳不打笑面。’似本此。”
笑面的网络释义
笑面
笑面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au5 [陆丰腔] s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客英字典] siau5 [海陆丰腔] siau5 [东莞腔] siau5 [沙头角腔] siau5 [梅县腔] si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7) 部位;方面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11) 情面 。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形容词 (1) 当面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动词 (1) 朝向;面对;面向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3) 见面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5) 通“勔”。勉励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6) 通“偭”。面向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7) 通“偭”。背向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量词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名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麪,麦末也。——《说文》 (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如:胡椒面;药面 形容词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如:这块白薯真面 英文翻译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方言集汇◎ 粤语:mi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3 mian4 [海陆丰腔] mien5 [陆丰腔] mian5 [东莞腔] men5 [宝安腔] men5 [台湾四县腔] mien5 [客英字典] mien5 [梅县腔] mien5 ◎ 潮州话:ming7 【揭阳】mêng7(mīng 旧时:mīn) min7(mīⁿ)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