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嗤笑。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酒后疎狂,人人常态,我岂为一女子上坐人罪过,使人笑戏?”
引证解释
⒈ 犹嗤笑。
引《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酒后疎狂,人人常态,我岂为一女子上坐人罪过,使人笑戏?”
笑戏的网络释义
笑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au5 [陆丰腔] s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客英字典] siau5 [海陆丰腔] siau5 [东莞腔] siau5 [沙头角腔] siau5 [梅县腔] si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xì名词 (1) (形声。从戈。虚( )声。本义:一种兵器)(2) 同本义 (3) 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 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 (4) 侧翼 戏,三军之偏也。——《说文》。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谓军所驻之一面也。” (5) 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 陆游《出游》 (6) 又如:戏场(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散戏;猴戏;游戏;排戏;配戏(配合主角演戏);扮戏 (7) 戏剧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老残游记》 (8) 又如:戏提调(戏曲演出时负责安排戏码、分配演员、场面调度等事务的人);戏面(假面具);戏头(宋代戏曲演出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京戏;黄梅戏 (9) 游戏 尚促织之戏。——《聊斋志异·促织》 (10) 姓 动词 (1) 角斗,角力 少室周为 赵简子之右,闻 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国语·晋语九》。 韦昭注:“戏,角力也。” (2) 开玩笑,耍笑捉弄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智襄子戏 韩康子而侮 段规。——《国语·晋语九》 (3) 又如:戏辱(戏弄侮辱);戏妇(戏弄新娘);戏说(开玩笑) (4) 游戏;戏耍 吴用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水浒传》 剧孟行大类 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史记·游侠列传》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留连戏蝶。——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门外戏。——《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戏适(游戏消遣);戏娱(游戏娱乐) (6) 另见 hū(1) ——“於戏”(wū hū):同“呜呼”(wū hū) (2) 另见 英文翻译theatrical play, show
方言集汇◎ 粤语:hei3
◎ 潮州话:hi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