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香肉

zhú xiāng ròu [zhu xiang rou]

词语释义

是川滇地区以竹代锅,以竹节裹入鲜肉,然后以粽叶或芭蕉叶封口所制成的一道美味佳肴。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6
五笔: TT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
四角: 88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張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ţĭuktriuk/tiuk
xiāng [xiang]
部首: 906
笔画: 9
五笔: T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DA
四角: 206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名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动词

(1) 亲,亲吻 。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英文翻译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1 [客英字典] hiong1 [海陆丰腔] h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1 [宝安腔] hiong1 [梅县腔] hiong1 [陆丰腔] hiong1 [东莞腔] hiong1 [台湾四县腔] 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許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hiang/xiang
ròu [rou]
部首: 612
笔画: 6
五笔: MWWI
五行:
仓颉: OBO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形容词

(1) 凡俗 。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动词

(1) 吃肉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uk7 [陆丰腔] gniuk7 [台湾四县腔] ngiuk7 [宝安腔] ngiuk7 [客英字典] ngiuk7 [梅县腔] niu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5 [东莞腔] ng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nʑĭunjuk/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