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蔗

zhú zhè [ zhu zhe]
注音 ㄓㄨˊ ㄓㄜˋ

词语释义

甘蔗的一个品种。皮绿色似竹﹐故称。

词语解释

  1. 甘蔗的一个品种。皮绿色似竹,故称。

    《通志·昆虫草木二》:“甘蔗有三种:赤色者曰崑崙蔗,白色者亦曰竹蔗,亦曰蜡蔗,小而燥者曰荻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六·甘蔗》:“按 王灼 《餹霜谱》云:‘蔗有四色:曰杜蔗,即竹蔗也,緑嫩薄皮,味极醕厚,专用作霜。’”

引证解释

⒈ 甘蔗的一个品种。皮绿色似竹,故称。

《通志·昆虫草木二》:“甘蔗有三种:赤色者曰崑崙蔗,白色者亦曰竹蔗,亦曰蜡蔗,小而燥者曰荻蔗。”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甘蔗》:“按王灼《餹霜谱》云:‘蔗有四色:曰杜蔗,即竹蔗也,緑嫩薄皮,味极醕厚,专用作霜。’”

竹蔗的网络释义

竹蔗

  • 竹蔗(Saccharum sinense Roxb.) 禾本科甘蔗属植物。秆直立粗壮,实心,高达3-4米,直径3-4厘米,具多数节,灰褐色。叶鞘较长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米以上,无毛,带灰白色。颖果卵圆形。花果期11月至翌年3月,大多不开花结实。中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有种植,过去云南栽培比较普遍,在纬度偏北、海拔较高的地方生长。竹蔗含糖分较高,为制糖的原料;但纤维多,蜡层厚,不利于出糖澄清。在栽培育种上,竹蔗根状茎发达,宿根性好,分蘖力强,长势好,耐旱瘠力强,能粗放栽培。竹蔗的综合利用价值大,秆供生食并可入药,蔗梢与叶片为牛等家畜的饲料,蔗渣纤维是造纸原料以及压制隔音板材料,副产品还有糖浆、酒精等。
  • 竹蔗造句

    养生的汤品,如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王先生上网查找后听说用紫草、芫荽、白茅根、竹蔗熬汤对治痘有帮助,赶紧买了材料炖起汤来。
    而本周推荐的竹蔗红萝卜水马蹄煲鲫鱼,清润可口,有祛湿清热、养阴生津、清肝和胃、滋润补益的功效,且不寒不燥,男女老少皆宜。
    将五蛇宰干净“飞水”后取出洗干净,放入沙锅加入清水、竹蔗、元肉、陈皮、姜片,煲至可褪肉,取出将肉退出,撕成细丝。
    竹蔗润燥、和胃、清热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夏天阿胶可冲入竹蔗马蹄水,补血又不上火。
    竹蔗胡萝卜加猪筒骨煲汤可清肺热,利肌肤,美容养颜,适合广大爱美女士饮用。
    夏日暑热与湿气相合,可以煲些绿豆糖水、柠檬茶、红罗卜汁、竹蔗马蹄水等都是清热祛暑利湿的佳品,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客人到店后即点即做,直接将羊腩斩件,加胡萝卜、白萝卜、竹蔗、马蹄、姜片、清补凉等与羊肉加入清水羊骨汤一起放在滤温煲中煲。
    水果类如木瓜、西柚、奇异果、香蕉,饮品类如五花茶、雪梨茶、马蹄竹蔗水等,都可清热解毒。
    过去在药膳上有个误区,认为它只宜冬日食用,其实只要搭配适宜四季可用,竹蔗红萝卜水马蹄煲羊胎盘清润可口,有清补养肺生津之功,尤宜贴药之人用。
    再搭配清凉爽口竹蔗茅根水,涮涮涮,聊八卦,宵夜时间真是无比欢乐。
    “竹蔗水”是海口喜来登酒店推出的养生饮品。
    这次推荐以竹蔗、萝卜配搭羊肉共烹,萝卜可以吸收到羊肉的香味而不会破坏其养分,而加入的竹蔗则能起到去膻提味的作用。
    竹蔗马蹄炆羊肉,美味羊肉搭配竹蔗马蹄,极具广州特色的美食。
    羊腩用柱侯酱和秘制酱料,加入青蒜爆炒再落水炆煲里搭配了竹蔗、马蹄,辟臊又清热。
    我最爱喝竹蔗和菊花!
    有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港人喜爱的传统凉茶。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6
    五笔: TT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
    四角: 88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張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ţĭuktriuk/tiuk
    zhè [zhe]
    部首: 301
    笔画: 14
    五笔: AYAO
    五行:
    吉凶:
    仓颉: TITF
    四角: 4423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庶声。本义:甘蔗)

    (2) 同本义 ,甘蔗,上古叫柘,六朝始叫甘蔗,原产南亚,大概在上古就传入中国南方,中古以前是上层社会的高级水果。如:蔗酒(以蔗汁酿成的酒);蔗饴(用甘蔗汁加工制成的软糖);蔗浆(甘蔗汁)

    (3) 比喻甜美 。如:蔗尾(喻先苦后乐,有后福);蔗境(喻人的晚景美好)

    英文翻译

    sugar cane

    方言集汇

    ◎ 粤语:ze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a5 [宝安腔] za5 [台湾四县腔] za5 [东莞腔] za5 [沙头角腔] za5 [客英字典] zha5 [陆丰腔] zha5 [梅县腔] zha5 [客语拼音字汇] za4
    ◎ 潮州话:z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tɕĭacjah/tj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