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器

zhú qì [ zhu qi]
注音 ㄓㄨˊ ㄑ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竹器 zhúqì

(1) 用竹子做成的器物

articles made of bamboo

词语解释

  1. 用竹子作材料编制的器具的总称。

    《急就篇》卷三:“竹器:簦、笠、簟、籧篨。” 颜师古 注:“竹器,总言织竹为器也。”《汉书·王莽传下》:“ 莽 欲以厌凶,使虎賁以斩马剑挫 忠 ,盛以竹器,传曰‘反虏出’。”《宋史·河渠志七》:“既而潮避 钱塘 ,东击 西陵 ,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徐开垒 《生命犹如乐章》:“仿佛看见西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苗族男女,在这里乘上竹筏,把自己种植的粮食,和编织的竹器、草席,运往繁华的中原地带。”

引证解释

⒈ 用竹子作材料编制的器具的总称。

《急就篇》卷三:“竹器:簦、笠、簟、籧篨。”
颜师古注:“竹器,总言织竹为器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欲以厌凶,使虎賁以斩马剑挫忠,盛以竹器,传曰‘反虏出’。”
《宋史·河渠志七》:“既而潮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徐开垒《生命犹如乐章》:“仿佛看见西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苗族男女,在这里乘上竹筏,把自己种植的粮食,和编织的竹器、草席,运往繁华的中原地带。”

竹器的国语词典

竹制的器具。如竹杯、竹筷、竹篮等均属之。

竹器的网络释义

竹器

  • 竹器,拼音zhú qì,出自急就篇。
  • 竹器的翻译

    英语: utensil made of bamboo
    法语: ustensile en bambou

    竹器造句

    竹器是指用竹子作材料编制的器具。
    过去城乡居民的家中,最多的是圆形竹器,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疏疏密密粗粗细细,应有尽有。
    解放后以农业为主,工商为辅,一、二、三产业排序鲜明,重要产品有稻谷、杨梅、生姜、葡萄、柑橘、竹器、瓷器、纸等。
    最后梳理现状,对比历史总结竹器作为传统器物在当下社会物质文化快速转变中面临的存留问题。
    以前这里有篾竹街,所有的店都是卖竹器的,有二三十家,现在就剩下我们一两家了。
    竹器、藤器用久了会积垢变色,用软布蘸盐水擦洗即可去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南岸村竹箩逐渐显露出生产成本高、运输不方便的弱点,南岸村竹器的辉煌过去了。
    路朔良秉承了陈鸣远的“朴雅精巧”,并发展了“塑镂兼长”的装饰技巧,将玉器、竹器、漆器、青铜器上的纹饰移植于紫砂器,使其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走进“竹门巧匠”,竹篮、水车、打稻机、化妆柜……正感叹着这些竹器好精巧,老板大学生村官束珊珊走过来。
    其实在民间竹器物的设计制作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化价值。
    修钢笔匠、钟表匠、铁匠铺、竹器坊、园木作铺等,都曾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以原木为主的木制家具;羊毛纺织的或用碎布拼成的地毯;木、竹地板和藤器、竹器。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
    益阳竹文化历史达六千余年,其中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土的竹器便出自益阳。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川西坝子极具地域特色的人文环境,使得传统竹器依然存在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
    斑铜、蜡染、陶器、大理石、竹器是昆明的特色工艺品。
    益阳小郁竹器就是以这种工艺为主,结合拼、嵌、榫合等技法制作的小竹器。
    美术竹器产品在柜台的右边。
    适于金属、玻璃、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竹器、纸板、皮革、石器、玉石等的粘接;
    由于竹器物难以保存的缘故,致使对传统民间竹器物的研究介绍经常游离于史论著作当中。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6
    五笔: TT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
    四角: 88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張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ţĭuktriuk/tiuk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