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

zhāng chéng,zhāng cheng [zhang cheng,zhang cheng]
注音 ㄓㄤ ㄔ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zhāng chéng ] :

(名)①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② (方)指办法:心里还没个准~。


[ zhāng cheng ] :

指办法:心里还没个准~。


词语解释

  1. 历数和度量衡的推算法式。

    《史记·太史公自序》:“ 张苍 为章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章,历数之章术也;程者,权衡丈尺斛斗之平法也。”《魏书·历律志上》:“臣学缺章程,艺谢筹运。”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又雅善音律、章程之伎,为时辈所推服。”

  2. 制度、法规或程式、规定。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善守章程,深得宰相之体。”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廉俸》:“倘有玩忽章程,貽误政事、狥情受贿,越理取财,一经訐发,从严查办。”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倘亦预约,希将章程见示。”

  3. 见“ 章程书 ”。

引证解释

⒈ 历数和度量衡的推算法式。

《史记·太史公自序》:“张苍为章程。”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章,历数之章术也;程者,权衡丈尺斛斗之平法也。”
《魏书·历律志上》:“臣学缺章程,艺谢筹运。”
宋王禹偁《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又雅善音律、章程之伎,为时辈所推服。”

⒉ 制度、法规或程式、规定。

唐赵璘《因话录·徵》:“善守章程,深得宰相之体。”
郑观应《盛世危言·廉俸》:“倘有玩忽章程,貽误政事、狥情受贿,越理取财,一经訐发,从严查办。”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倘亦预约,希将章程见示。”

⒊ 见“章程书”。

章程的国语词典

机关或团体条列的办事规则。

如:「他连吃饭,都没个准章程。」

章程的网络释义

章程 (词条释义)

  • 章程,是组织、社团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规范性文书,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章程与规则的关系类似于宪法和法律。
  • 章程的翻译

    英语: rules, regulations, constitution, statut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company)​,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charter (of a corporation)​, by-laws
    德语: Satzung, Statut, Regeln (S)​
    法语: réglements, statuts, ordre, procédure

    章程造句

    按附件修改校友会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该等修改由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起生效。
    起草、修改中外合资企业合同、章程、董事会决议、董事长、总经理任命书等,并办理登记、变更手续。
    本人愿意加入潮安会馆为会员并遵守本章程。
    现在,基本上还是把我们的老章程恢复起来,没有更多新的苛刻的规定。
    新年要到,跟我宣誓:我志愿加入幸福保卫团,坚决拥护团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严守团的纪律,好好幸福,天天幸福,为幸福事业而奋斗!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章程文本上舞弊营私,搞文字游戏,扩大侵略利益。
    基本上每次我听到这句话都是由于员工没有做到训练有素而引起的,有时不按章程办事,有时又太按部就班。
    项目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国家计委、外经贸委、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就项目审批、公司章程报批、外汇管理等问题作了规定。
    第四十四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社团被解散或被剥夺权利能力时,社团的财产归属于章程指定的人。
    还要看到,尽管贵州茅台为增设副总,应急式地特意更改了公司章程,但毕竟还是依例而行,并没有违规。
    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
    凡党员“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必须开除之”。
    蚕农合作组织的性质必须完全由蚕农自愿参加,按照一定章程建立起来的农民自治组织。
    依照章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追求此种目的的,可以剥夺社团的权利能力。
    孙全谋未令水师发炮警告拦截自是不该,但是英舰未按章程申报即违规耍赖虽是有伤国体,判吴熊光夺职候参之罪却未免过重。
    合同、协议、法规、条例、公司章程、专利证书、注册商标证书等。
    限制董事改选数量的章程条款不属于交错董事会制度,而是对股东享有的董事选任权和罢免权的违法限制。
    楚天都市报讯据《南京晨报》报道近日《南昌大学章程》明确该校简称为“南大”,南京大学师生得知后,普遍表示不满意。
    这时候,生化部要求机电部暂缓资源开发,将保护环境立即纳入章程。

    汉字详情

    zhāng [zhang]
    部首: 507
    笔画: 11
    五笔: U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AJ
    四角: 00406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4)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名词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缁衣》章。——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南朝宋· 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法律条目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9)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0) 印章

    又用篆章一。——明· 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12) 标记;徽章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 刘向《说苑》

    (13)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4) 指旌旗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15)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6)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17)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8) 大木材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9) 姓

    形容词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动词

    (1) 显示;表明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2)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3) 通“彰”。彰明,表彰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4)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5) 上奏章告发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

    (6)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英文翻译

    composition; chapter, 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陆丰腔] zhong1 [东莞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英字典] zhong1 [海陆丰腔] zh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
    chéng [cheng]
    部首: 505
    笔画: 12
    五笔: TK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RHG
    四角: 26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2) 度量衡的总称

    按度程。——《礼记·月令》

    程者,物之准也。——《荀子·致仕》

    (3) 法式;章程,规格

    张苍定章程。——《汉书·高帝纪》

    (4) 又如:章程(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程考(按科举常规考试);程品(法式;规范);程法(程式;法则)

    (5) 典范;法度

    匪先民是程。——《诗·小雅》

    后世以为法程。——《吕氏春秋·慎行》

    (6)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为范本阅读的八股文选集)

    (7) 限度;期限;定额

    明宵有程。——《魏都赋》

    (8) 又如:程额(定额;定限);程期(期限);程限(达到的期限)

    (9) 指以驿站邮亭或其他停顿止宿地点为起讫的一段路 。如:程顿(路程距离及途中可供食宿休止的地方);程头(站头。路程中休止处);程歇(谓行程中的食宿休止)

    (10) 路程;行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11) 又如:全程(全部路程);程老(谓在路途中死亡)

    (12) 学习、办事的进展安排 。如:日程,课程,进程

    (13) 指一段时间 。如: 一程子;这程子;前些程子

    (14) 步骤;过程 。如: 流程; 疗程;历程

    动词

    衡量;品评 。如:计日程功;程才(衡量考较才能);程量(衡量)

    英文翻译

    journey, trip; schedule, agenda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ng2 ch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hang2 [陆丰腔] chin3 [东莞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ang2 tsiin2 [宝安腔] cin2 | cang2 [海陆丰腔] chang2 chin2 [客语拼音字汇] cang2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貞清開平聲開口三等ɖʰĭɛŋdrieng/di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