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定

zhàn dìng [zhan ding]
注音 ㄓㄢˋ ㄉㄧㄥˋ

词语释义

站住,站稳定。

站定的国语词典

站住立定。

如:「他跑步出列,到升旗台前站定,向长官行礼致敬。」

站定的翻译

德语: ruhigstehen(V)

站定造句

在战神神庙的门口站定,亲眼证实高级神仆安然无恙,让亚伦微微松了一口气。
展凌熹一进正厅,就发现原来厅内有客人,是一位大约二十岁左右,儒雅风流的白衫公子,他也没什么兴趣仔细打量对方,直接走到魏严正身旁站定。
任远站定,往亭子望去,只见珊瑚作柱,玳瑁为梁,朱甍碧瓦,画栋雕梁,外观极为华丽,八角出檐欣长,檐上放置着几颗硕大的白色珍珠,在幽黑的潭底放射出温煦的白光。
三个鬼子双手被反困到了背后,押到一个地方站定,地上,铺的是一面清天白日满地红军旗。
一直旁听没怎么啃声的两位男子也陆续站起身子,退却到离桌子半米多远的距离站定,嘴角微带趣兴的弧度,定眼观看起场中比斗的两位当事人。
此人在台阶前站定,清了清嗓子,满面红光高声道“各位相亲父老,请静一静,我宁宅有言告之”。
正当我茫然地寻找着出口的时候,身后两道劲风袭来,两个人影在我身前一闪站定。
苍狼走到离寻道子三丈远的地方站定,前腿下压,后腿曲蹲,尾巴自然下垂,与寻道子四目相对,张开大口,舌头后缩,露出白生生的锋利牙齿,就要发起猛烈的攻击。
十几年前,一列绿皮车驶进北京站,一个苏北青年费力地卸下他的所有行李,然后他站定,倾听,极力想要从嘈杂中分辨京腔京调。
中了银发老者一爪,顾舟捂着肩膀踉伧后退了几步,还没站定,又见老者一爪抓向了喉咙。
一队人人数过百,进入校场一侧站定,支队长绕到队伍最后,众人只感觉如芒在背,不敢妄动。
正是在整个大陆大名鼎鼎,举足轻重的冰熊佣兵团!在蒙面盗贼身前,白熊人骑士全部勒马站定。
两中刀在空中相交,李越前的身形被倭刀一震,急速向地面倒下,当其身形在距地面一寸左右时,却如触机簧般反弹而起,稳稳地在场中站定。
母亲和儿子进到了教堂坟园里,他们在古钟前站定。
就在对手争论不休的时候,展叶红却已经慢慢的踱步向前,而后在红旗前的十步外站定,独自一人面对着对方五个剑士。
两个长得凶神恶煞的年轻武者尾随着,匆匆赶过去掩门,随后站定,双眼望着那群正使劲咽着唾沫的少年。
江晨身影如风,眨眼间就已经到了赵胜两人身前站定,他身体笔直,犹如一把利剑插入大地,稳如泰山。
让我们站定,用双脚插入意见,偏见,流言,欺骗和幻想的淤泥烂浆,插入覆盖地表的这些冲击物,直到触及坚硬的石块底层。对此,我们称之为现实。
公孙的心念电转,猛然间,他的眼神中闪过了一道锐利的光芒,然后,他旋风般的转身,站定了身躯,对着疾追而来的青色光团,伫立当场。
一幅可传世、可典藏的画作,从来无须标识,只须你站定和观望,暗中一道微光,几轮背影隐隐可见———他们背如山脊,解衣般礴,手持大笔,挥斥方遒。

汉字详情

zhàn [zhan]
部首: 507
笔画: 10
五笔: UH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YR
四角: 011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立,占声。本义:直立)

(2) 站立,直立。以基本直立的姿势用双脚或一脚支撑自己

凡射,或对贼、对把,站定观把子或贼人,不许看扣。——明· 戚继光《纪效新书》

(3) 又如:站门子(妓女站在门口招人或接客);站眙(久立而不行走);站堂(旧时衙门开审时,差役排列在公堂上以应差);站柜台(指营业员在商品柜台内侧卖货)

(4) 停止前进;直立不动 。如:这车中途不站;站住

(5) 在一场争论中从一方转到另一方 。如:站到现实主义方面来

名词

(1) 蒙古语的音译。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 。元代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

贾琏这番进 京,若按站走时,本该出月到家。——《红楼梦》

(2) 又如:站夫(驿站的役夫);站驿(元代驿站);站船(旧称在航程有驿站递次接待的官船);站户(元代服役于站驿之户称“站户”)

(3) 为某种业务而设置的机构 。如:车站;供应站;加油站;转运站;中转站;地质站;农业实验站;校外活动站;医疗站

英文翻译

stand up; a stand, s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am6
◎ 客家话:[陆丰腔] zan5 [客英字典] zham5 cam5 [沙头角腔] zam5 [东莞腔] cam5 [台湾四县腔] zam5 cam5 [宝安腔] cam5 [海陆丰腔] zham5 cam6 [客语拼音字汇] cam4 zam4 [梅县腔] cam5 z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八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dìng [ding]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GH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YO
四角: 308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定,安也。——《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3) 又如:定迭(定叠。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动词

(1) 使安定

以定王国。——《诗·小雅·六月》

定身以行事。——《国语·晋语二》

秦岁定。——《国语·晋语三》

吾定而禄爵。——《国语·晋语九》

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吕氏春秋·孝行》

(2) 又如:定国(安定国家)

(3) 平定

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

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 籍之力也。

天下已定。——汉· 贾谊《过秦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 陆游《示儿》

(5) 又如:定乱(平定祸乱)

(6) 奠定

臣观自古帝受定鼎,皆欲传之万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高祖以圣武定鼎。——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7) 又如:定鼎(奠定国都;建立王朝);定功(建立功业);定业(奠定国家大业);定霸(奠定霸业)

(8) 决定

始欲作“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宋· 胡仔《苔溪渔隐丛话》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定方针;定法(决定法则);定见(作决定);定谋(决定谋略)

(10) 确定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割地定制。——汉· 贾谊《治安策》

(11) 又如:一言为定;约定俗成;定名;定分(确定名分);定在(固定住处);定归(确定,定准)

(12) 规定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

(13) 又如:定科(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定令(制定法令); 定法(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定例(制定条例);定拟(起草制定)

(14) 约定签定,缔结

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又如:定婚(订立婚约)

(16) 止;停止

乱靡有定。——《诗·小雅·节南山》

反而定三革。——《荀子·儒效》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 判定,断定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副词

(1) 一定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定不得(没准头;说不定)

(3) 到底;究竟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世说新语·言语》

(4) 又如:定归(确定,定准)

英文翻译

decide, settle, 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eng6 di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n5 [台湾四县腔] tin5 [客语拼音字汇] tin4 [陆丰腔] tin6 [客英字典] tin5 [宝安腔] tin3 [沙头角腔] tin5 [海陆丰腔] tin6 [东莞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六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徑青開去聲開口四等dengh/denqdʰ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