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

lì àn [ li an]
注音 ㄌ一ˋ 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立案 lì’àn

(1) 在政府机关注册登记

register

(2) 建立专门案卷

place a case on file for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词语解释

  1. 谓成立案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次日 李知县 升堂,正待把 潘甲 这宗文卷注销立案,只见 潘甲 又来告道:‘昨日领回去的,不是真妻子。’”

  2. 备案。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七:“确有群众基础及救国工作表现的民众团体,政府都应该准许他们立案,承认他们合法的地位。”

立案的国语词典

在政府机关注册登记。

如:「这一家补习班已在教育局立案。」

立案的网络释义

立案

  • 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 立案的翻译

    英语: to register (to an official organism)​, to file a case (for investigation)​
    德语: Protokoll aufnehmen (V, Rechtsw)​
    法语: s'inscrire (auprès d'un organisme officiel)​, déposer une plainte (pour enquête)​

    立案造句

    对举报的情况应作仔细调查,查无实据的,不应立案。
    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证也不是起诉的必备证件,可以开具证明等。具体的咨询所要立案的法院。
    网络诈骗即便没有人报警,如果网络警方发现有犯罪活动,也应当主动立案调查,惩治违法犯罪行为。
    可以说,对刑事立案监督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
    第四部分立足实践,对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再审立案制度、审理庭室、再审效力等具体制度的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一家中资公司在坦桑尼亚东北部阿鲁沙和辛吉达省之间的公路项目工地上,日前发生一名中方青年员工死亡事件,坦警方目前已立案侦查。
    提出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闫德利事件”是否在当地立案调查,容城警方尚未作出正式回应。
    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中,为确定案件是否属于“应当立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工作。
    但是,如果被害人向本地司法机关报案,又会因为“网络碰瓷”单笔诈骗数额较小而够不上刑事立案标准。
    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台州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爱仕达”钛金无烟锅涉嫌虚假广告,台州市工商局已经对其立案调查。
    正因其立案标准较为宽泛,损害商业信誉罪甚至被称为“口袋罪”。
    去年以来,该法院根据被执行人隐踪遁迹、转移财产等规避行为,立案时向申请人、委托人、片区执行联络员发放执行联系卡,确保及时掌握信息。
    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任丘市公安局吕公堡刑警中队中队长范志海告诉记者,接到孙金波报案后,他们立即对此事立案调查。
    司法解释将单位犯此罪立案数额标准设定与单位行贿罪一致,将自然人犯此罪立案数额标准设定为行贿罪十倍。
    本文第三部分是完善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对策、建议。
    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中等以下学校之合格外国语文课程教师。
    继广日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潘胜燊涉嫌违纪被省纪委“立案调查”后,广日集团副总经理白文昨日也被广州市纪委通报“立案调查”。
    对此,豪滕省警方发言人马里拉表示,他们已经获悉此事,不过还没有决定是否会立案调查。

    汉字详情

    [li]
    部首: 507
    笔画: 5
    五笔: UUU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
    四角: 00108

    详细解释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名词

    通“位”。爵次、位次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副词

    (1) 立时;立刻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英文翻译

    stand; let stand; establish, se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p6 la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p8 [客英字典] lip8 [沙头角腔] lip8 [宝安腔] lip8 [海陆丰腔] lip8 [梅县腔] lip8 [陆丰腔] lip8 [东莞腔] lip8 [客语拼音字汇] lib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lĭĕplip
    àn [a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PV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VD
    四角: 3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 同本义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3)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4) 无靠背的坐具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5) 长方形的桌子

    案,几属。——《说文》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拍桌子)

    (7) 案件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红楼梦》

    (8)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9)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答张士然》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10)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11) 狱讼的案卷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2) 又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13) 又如:案记(卷宗文录);案检(案卷)

    (14) 按语。同“按”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论衡·道虚》

    (15) 又如:加案

    动词

    (1) 按;用手向下压

    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考查,研求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论衡·问孔》

    (3) 又如: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4) 查办

    收案致法。——《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下有司案验。——《汉书·息夫躬传》

    (5) 又如: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

    (6) 查讯、审问

    使长安丞案贤。——《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7) 又

    出有案问。

    (8) 又

    案之罪立具。

    (9) 又

    案验甚急。

    (10) 切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汉书·王嘉传》

    英文翻译

    table, bench; legal ca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3 on3
    ◎ 客家话:[梅县腔]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东莞腔] on5 [陆丰腔] on5 [客语拼音字汇] on4 [宝安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海陆丰腔] on5 [沙头角腔] 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qanh/annʔ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