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窅窱 ”。幽深貌;阴暗貌。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
宛转曲折貌。
唐 韩愈 《岐山下》诗:“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林纾 《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 黄鹤山樵 ( 王蒙 ),细文麻起,迴復窅窱。”
犹窈窕。指美女。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 披香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窅窱”。
⒉ 幽深貌;阴暗貌。
引宋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
清厉鹗《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
⒊ 宛转曲折貌。
引唐韩愈《岐山下》诗:“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林纾《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黄鹤山樵(王蒙 ),细文麻起,迴復窅窱。”
⒋ 犹窈窕。指美女。
引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披香。”
窅窕的网络释义
窅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穴中目,表示目深。本义:深目)
(2) 眼睛深陷的样子
窅,深目也。——《说文》
目深曰窅。——宋· 赵叔向《肯綮录》
女娲化石立地胶,风荡日晕睛微窅。—— 清· 黄景仁《涂山禹庙》诗
(3) 深远
窅,深远貌。——《篇海类编》
茫乎天运,窅尔神化。——唐· 韩愈《本政》
(4) 又如:窅茫(深邃);窅渺(深远;精微);窅映(远映)
(5) 精深的样子;深奥的样子
志愈勒,道愈远,窅乎其未朕也。——宋· 文天祥《御试策》
(6) 又如:窅密(深秘的样子)
(7) 怅惘貌
(8) 岑寂貌 。如:窅然(岑寂的样子)
(9) 幽暗的样子 。如:窅然(幽暗的样子);窅黑(幽暗);窅窕(阴暗的样子);窅霭(幽暗的样子)
(10) 凹陷;低下 。如:窅突(凹凸,低下和高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au3 [客英字典] miau3 [台湾四县腔] miau3 meu3 [梅县腔] miau3 jau3 [宝安腔] miau1 miau3 [客语拼音字汇] yau3 yeu3
◎ 潮州话: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䫜 | 於交 | 影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ʔau | qrau/ea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兆声。本义:深邃)
(2) 同本义
窕,深肆也。——《说文》
充盈大宇而不窕。——《荀子·赋》
入小而不偪,处大而不窕。——《淮南子》
(3) 又如:窕邃(幽深的样子);窕窕(幽深的样子)
(4) 未充满;间隙
七者布诸天下而不窕,内诸寻常之室而不塞。——《大戴礼记》
(5) 细;小
夫天子省风以作乐, 小者不窕。——《汉书》
(6) 虚浮不实
语言辨,听之说(悦),不度于义,谓之窕言。——《韩非子》
(7) 美;美色
不至于窕冶。——《荀子·礼论》
窕美也。美状为窕。——《方言二》
(8) 又如:窕窈(窈窕;美貌);窕儇(美貌,轻佻)
(9) 淫;过分 。
(10) 如:窕名(虚名);窕言(虚假不实之言);窕货(来路不正的货物)
(11) 过剩的,多余的
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郄穴而不逼者与?——《荀子》
(12) 优美、雅致和高贵的 。
(13) 如:窈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u2 [客英字典] tiau5 [海陆丰腔] tiau2 [宝安腔] tiau1 | tiau5 [客语拼音字汇] ti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窕 | 徒了 | 定 | 蕭 | 上聲 | 篠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dʰieu | deux/d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