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kōng
形容词
(1) 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3) 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空户(做空头生意的人);空竭(罄尽);空尽(竭尽;凋敝);空臆(讲尽心里的话)
(5) 广阔;空旷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左思《咏史》
(6) 又如:空江(浩瀚寂静的江面);空落(偏僻;空旷);空霄(天空;云霄);空杳(空旷深远);空场(空旷的场地);空落落(空旷冷落貌)
(7) 岑寂;幽静 。如:空宇(幽寂的居室);空峡(寂静的山谷);空悄(幽寂)
(8) 明净无挂碍 。如:空晴(明澈无碍之境);空意(清虚的心境);空洒洒(形容胸怀洒脱,毫无牵挂)
(9) 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以空言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清· 黄宗羲《原君》
此非空言也。——《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空构(虚构;杜撰);空语(虚构的话,只说不做的话);空玄(幻想);空门面(虚有其表);空梦(幻梦);空设(虚置);空声(虚名)
名词
(1) 空间;天空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乱石穿空。——宋· 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
复道行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空青(指青色的天空);空碧(指澄碧的天空);空中结构(凭空虚构);空壤(指天地);空悬(悬在空中);空天(辽阔的天宇)
(3) 佛教语
(4) 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亦特指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中的真谛。如:空解(指悟入空义,得到解脱);空假(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空界(空大。指虚空范畴)
(5) 又指佛门。如:空桑(佛门);空王(佛教徒对佛的尊敬);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6) 道家谓虚静之性
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文选》。李善注引 郑玄曰:“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空以身膏草野。——《汉书·李广苏建传》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空跑一趟;空忙;空亡(白死);空劳(徒劳;白费)
(3) 只;仅
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处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4) 又如:空饭(只吃饭,不吃菜)
动词
(1) 使空虚;使罄尽
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盐铁论·本议》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另见
kòng
动词
(1) 使之困穷
不宜空我师。——《诗·小雅·节南山》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2) 又如:空乏(困穷;贫穷);空竭(穷困;贫乏);空匮(空乏;财用不足)
(3) 〈方〉∶缺少;亏欠 。如:空格(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空围(空白的方框形符号。表示缺字)
(4) 腾让出来
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鲁迅《彷徨·离婚》
(5) 又如: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名词
(1) 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红楼梦》
(2) 又如:有空到我这里来;空当(空隙;空子);空儿(闲功夫)
(3) 空子,可乘之机 。如:空便(机会;方便的机会)
(4) 空地,可占用的空处 。如:空位(未占用的座位);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空废(荒废)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ung1 [客英字典] kung1 kung5 fung1 [海陆丰腔] kung1 fung1 kung5 [梅县腔] fung1 kung1 kung5 [台湾四县腔] kung1 fung1 kung5 [东莞腔] kung1 [陆丰腔] kung5 kung1 [宝安腔] kung1 | kung5 [客语拼音字汇] kung1 ku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空 | 苦紅 | 溪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khung/qung | kʰ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舟,监声。本义:大型的战船)
(2) 同本义
舰,版屋舟。——《玉篇》
舰,御敌船
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文选·陆机·辨亡论下》
方连船舰。——《资治通鉴》
十舰最著前。
北舰十余里。——宋· 文天祥《 后序》
(3) 又如: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舰户(船舰的门户)
(4) 任何大型的航海的船只 。如:主力舰;旗舰;军舰
(5) 用桨、橹、帆或动力推进的有甲板或没有甲板的军用小船 。如:炮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名词
(1) 向导,引路人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介词
顺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àn
名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唐· 苏涣《变律》其三
(3)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
(4)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 周密《齐东野语》
(5) 弹弓
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
(6) 炸弹 。如:燃烧弹;氢弹;烟幕弹;催泪弹
(7) 另见
tán
动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
(3) 又如:弹力(弹射的力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也指子弹弹头);弹射(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弹金(发射弹丸)
(4) 弹击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倚柱弹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复弹其铗。
复弹其剑铗。
善弹琵琶。——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弹唱(一边弹奏,一边演唱);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弹棉花;弹弓(手工弹花的工具)
(6)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7) 又如:弹琴;弹击(演奏乐器);弹弦(弹丝。弹奏弦乐器);弹纬(张弦弹奏)
(8) 批评,揭发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曹植《与杨德祖》
(9) 又如:抨弹(抨击);弹议(弹劾评议);弹黜(弹劾罢黜);弹文(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弹正(纠弹;纠正);弹断(讥评);弹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击)
(10) 针刺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11) 测定重量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
(12) 又如:弹算(掂量估模);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1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ng5(thâ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