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

kōng tóu [ kong tou]
繁体 空頭
注音 ㄎㄨㄥ ㄊㄡ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空头 kōngtóu

(1) 有名无实;名不副实

空头人情
nominal;phony

词语解释

  1. 有名无实。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大抵圣言切实有用,不是空头,若如説者,则安用圣言为耶!” 巴金 《谈<第四病室>》:“我只做了一个袖手旁观的空头作家。”

  2. 无根据;没来由。

    《西游记》第二十回:“师兄又扯空头谎了,风又好抓得过来闻!”《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只要他见情于我,我又何苦同他做此空头冤家呢。”

  3. 假账。

    《红楼梦》第一○六回:“现在这几年,库内的银子出多入少,虽没贴补在内,已在多处做了好些空头。”

  4. 旧时从事投机交易的人,预料货价将跌,先卖出期货,俟跌价后再买进而赚取差额。

    茅盾 《子夜》十一:“傻孩子!‘多头’就是买进公债,‘空头’就是卖出。”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朱延年 不在乎,凭了这点本钱,他在市场上做空头,投机倒把。”

  5. 犹空白。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欲乞特敕两路应贩盐小客,截自三百斤以下,并与权免收税,仍官给印本空头关子,与灶户及长引大客,令上历破,使逐旋书填月日、姓名、斤两。”《水浒传》第四回:“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説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 智深 。’”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告求 张敏 借钱使,谁知他虚填了空头文契。”

引证解释

⒈ 有名无实。

明李贽《复焦弱侯书》:“大抵圣言切实有用,不是空头,若如説者,则安用圣言为耶!”
巴金《谈<第四病室>》:“我只做了一个袖手旁观的空头作家。”

⒉ 无根据;没来由。

《西游记》第二十回:“师兄又扯空头谎了,风又好抓得过来闻!”
《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只要他见情于我,我又何苦同他做此空头冤家呢。”

⒊ 假账。

《红楼梦》第一〇六回:“现在这几年,库内的银子出多入少,虽没贴补在内,已在多处做了好些空头。”

⒋ 旧时从事投机交易的人,预料货价将跌,先卖出期货,俟跌价后再买进而赚取差额。

茅盾《子夜》十一:“傻孩子!‘多头’就是买进公债,‘空头’就是卖出。”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不在乎,凭了这点本钱,他在市场上做空头,投机倒把。”

⒌ 犹空白。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欲乞特敕两路应贩盐小客,截自三百斤以下,并与权免收税,仍官给印本空头关子,与灶户及长引大客,令上历破,使逐旋书填月日、姓名、斤两。”
《水浒传》第四回:“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説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明王錂《寻亲记·报捷》:“告求张敏借钱使,谁知他虚填了空头文契。”

空头的国语词典

不切实际的话或事。

空头的网络释义

空头 (股票名词)

  • 空头是近代上海等地交易所中的行话。(1) 交易所中投机方式之一。投机者认为某种商品、股票、债券等的价格将要下跌,于是卖出期货,希望在跌价后再买回或补进,获取差额利益。投机者在卖出后至未买回或补进前,手中并无实物,故称“空头”。用这种方式投机的,称为“做空头”。(2) 做空头的投机者。
  • 空头 (汉语词汇)

  • 汉语词语,基本释义为有名无实;无根据;没来由等,后来引申为金融词语,做空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简称空头。下面详细介绍。
  • 空头造句

    在这件事上,他给我开了空头支票。
    那是一张空头支票,早已过了兑现的日期。
    他的话向来是空头支票,这次却言副其实了。
    你再别开空头支票了,只有拿出行动来,我们才能相信你的话。
    通过的决议不过是张空头支票而已。
    让你当总旗,我可做不了主,只能向上头力荐,所以这是个空头人情。
    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绝不返回;爱心不开空头支票,一旦需要,绝不吝惜;机遇不发邀请函,一旦错过,绝不再来。把握人生抓好机遇最重要,工作顺利!
    我知道他是决不会开空头支票的。
    这个商人用空头支票骗了数百万美元。
    这种空头人情一定要许的,重赏?我堂堂的镇南候,要是收到的贺礼比不上我送出去的赏赐,那么我不用混了,那些不识抬举的家伙也不用混了。
    戴维因空头支票付账而惹上了麻烦。
    持空头头寸的投资者在近期股市下跌后回补其仓位以锁定利润,这推高了股市。
    指投资者急于减少他们的损失而迫使价格上升或下降。空头逼仓是指当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使空头头寸平仓,…
    离最后期限只有一个月时,我们认识到了这些许诺都是空头支票。
    浪花泪,心儿醉。隔转空头花容悴。思君如流水,长空细细马蹄碎。君若见,梦中定相会。滚滚长江水,浪淘英雄泪。
    熊市,空头市场长期跌价期间的证券市场。
    “当股票价格回升,卖空者需要回补他们的头寸,投资者还面临被”扎空头“抢筹的风险。
    "这舒缓了许多担忧,你开始看到低吸买盘进场,投资人回补一些空头部位"他表示。
    沪铜今日成交量保持平稳,持仓量大幅下降,可见国内不少前日空头今日平仓了结。
    继母坚称手误,儿女则称老父被迫立下“空头支票”。

    汉字详情

    kōng,kòng [kong]
    部首: 523
    笔画: 8
    五笔: PWA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CM
    四角: 30102

    详细解释

    kōng

    形容词

    (1) 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3) 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空户(做空头生意的人);空竭(罄尽);空尽(竭尽;凋敝);空臆(讲尽心里的话)

    (5) 广阔;空旷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左思《咏史》

    (6) 又如:空江(浩瀚寂静的江面);空落(偏僻;空旷);空霄(天空;云霄);空杳(空旷深远);空场(空旷的场地);空落落(空旷冷落貌)

    (7) 岑寂;幽静 。如:空宇(幽寂的居室);空峡(寂静的山谷);空悄(幽寂)

    (8) 明净无挂碍 。如:空晴(明澈无碍之境);空意(清虚的心境);空洒洒(形容胸怀洒脱,毫无牵挂)

    (9) 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以空言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清· 黄宗羲《原君》

    此非空言也。——《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空构(虚构;杜撰);空语(虚构的话,只说不做的话);空玄(幻想);空门面(虚有其表);空梦(幻梦);空设(虚置);空声(虚名)

    名词

    (1) 空间;天空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乱石穿空。——宋· 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

    复道行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空青(指青色的天空);空碧(指澄碧的天空);空中结构(凭空虚构);空壤(指天地);空悬(悬在空中);空天(辽阔的天宇)

    (3) 佛教语

    (4) 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亦特指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中的真谛。如:空解(指悟入空义,得到解脱);空假(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空界(空大。指虚空范畴)

    (5) 又指佛门。如:空桑(佛门);空王(佛教徒对佛的尊敬);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6) 道家谓虚静之性

    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文选》。李善注引 郑玄曰:“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空以身膏草野。——《汉书·李广苏建传》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空跑一趟;空忙;空亡(白死);空劳(徒劳;白费)

    (3) 只;仅

    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处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4) 又如:空饭(只吃饭,不吃菜)

    动词

    (1) 使空虚;使罄尽

    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盐铁论·本议》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另见 kòng

    kòng

    动词

    (1) 使之困穷

    不宜空我师。——《诗·小雅·节南山》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2) 又如:空乏(困穷;贫穷);空竭(穷困;贫乏);空匮(空乏;财用不足)

    (3) 〈方〉∶缺少;亏欠 。如:空格(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空围(空白的方框形符号。表示缺字)

    (4) 腾让出来

    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鲁迅《彷徨·离婚》

    (5) 又如: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名词

    (1) 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红楼梦》

    (2) 又如:有空到我这里来;空当(空隙;空子);空儿(闲功夫)

    (3) 空子,可乘之机 。如:空便(机会;方便的机会)

    (4) 空地,可占用的空处 。如:空位(未占用的座位);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空废(荒废)

    (5) 另见 kōng

    英文翻译

    empty, hollow, bare, deserte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h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ung1 [客英字典] kung1 kung5 fung1 [海陆丰腔] kung1 fung1 kung5 [梅县腔] fung1 kung1 kung5 [台湾四县腔] kung1 fung1 kung5 [东莞腔] kung1 [陆丰腔] kung5 kung1 [宝安腔] kung1 | kung5 [客语拼音字汇] kung1 k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hung/qungkʰuŋ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