穅秕
注音
ㄎㄤ ㄅ一ˇ
词语释义
1.指粗劣的食粮。秕﹐瘪谷。《晋书.孙绰传》:"绰性通率,好讥谓,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后亦以"穅秕"谓超过﹑超越。
词语解释
指粗劣的食粮。秕,瘪谷。
《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谓,尝与 习凿齿 共行, 绰 在前,顾谓 凿齿 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凿齿 曰:‘簸之颺之,穅秕在前。’”后亦以“穅秕”谓超过、超越。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代 韩愈 、 柳宗元 洎 李翱 、 李观 、 皇甫湜 数君子之文,凌轔 荀 孟 ,穅秕 颜 谢 。”
引证解释
⒈ 指粗劣的食粮。秕,瘪谷。
引《晋书·孙绰传》:“绰性通率,好讥谓,尝与习凿齿共行, 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凿齿曰:‘簸之颺之,穅秕在前。’”
后亦以“穅秕”谓超过、超越。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唐代韩愈、柳宗元洎李翱、李观、皇甫湜数君子之文,凌轔荀孟,穅秕颜谢。”
穅秕的网络释义
穅秕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chaff, bran, husks of grain, from which comes: --poor, remiss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梅县腔] kong1 [陆丰腔] kong1 hong1 [宝安腔]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梅县腔] kong1 [陆丰腔] kong1 hong1 [宝安腔]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康 | 苦岡 | 溪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kʰɑŋ | khang/q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说文》
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谷不成者。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盖即此字。字亦以粃为之。”
(2) 又如:秕稗(秕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秕蠹(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秕粮(稗草)
形容词
坏,恶 。如:秕僻(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秕政(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动词
败坏 。如:秕敝(败坏,破旧);秕僻(邪僻败坏)
英文翻译
empty grain or rice husk, chaff
方言集汇
◎ 粤语:be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pi3 [海陆丰腔] bi3 pi3 [宝安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pi3 [梅县腔] bi3 pi1 [东莞腔] p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pi1
◎ 潮州话:b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pi3 [海陆丰腔] bi3 pi3 [宝安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pi3 [梅县腔] bi3 pi1 [东莞腔] p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pi1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匕 | 卑履 | 幫 | 脂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pi | pjiix/p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