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割牛

shāo gē niú [ shao ge niu]
注音 ㄕㄠ ㄍㄜ ㄋ一ㄡˊ

词语释义

1.一种生于天竺的牛。

词语解释

  1. 一种生于 天竺 的牛。

    《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其畜有稍割牛,黑色,角细,长四尺许,十日一割,不然困且死。”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生于天竺的牛。

《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其畜有稍割牛,黑色,角细,长四尺许,十日一割,不然困且死。”

稍割牛的网络释义

稍割牛

  • 稍割牛,读音为shāo gē niú,汉语词语,指一种生于天竺的牛。
  • 汉字详情

    shāo,shào [shao]
    部首: 505
    笔画: 12
    五笔: TIE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FB
    四角: 29927

    详细解释

    shāo

    名词

    (1) (形声。从禾,肖声。本义:禾末)

    (2) 同本义

    稍,出物有渐也。——《说文》。按,此字当训禾末,与秒为谷芒者别。

    (3) 又如:稍秣(给牛马吃的草料)

    (4) 泛指事物的末端,枝叶 。如:稍芟(指树枝芦荻等塞河之物);稍房(亦作“梢间”、“梢房”。距主房较远的房间);稍瓜(菜瓜)

    (5) 俸禄,官吏的薪水

    均其稍食。——《周礼·内宰》。注:“吏禄禀也。”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又如:稍食(月俸,按月而给的廪食);稍饩(月俸,廪食);稍房(堆放稻粮的屋子)

    (7) 赌本 。如:翻稍(翻本);稍物(做赌本的财物,金钱);稍长胆壮(赌本足,胆子大);稍挽稍(拿自己的赌资来博取别人的银钱)

    (8) 用同“艄”。称船家 。如:稍婆(船家妇女;撑船的女子);稍工(艄公);稍子(艄公;船夫);稍公(撑船的人,掌舵的人)

    副词

    (1) 逐渐

    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稍,渐也。——《汉书·郊祀志》集注

    渐渐,犹稍稍也。——《一切经音义》

    吏稍侵辱之。——《汉书·周勃传》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其后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稍杀(渐衰;稍差)

    (3) 略微;稍微

    稍,稍小也。——《广雅》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稍姑(稍微,姑且);稍胜一筹;稍息(略微休养生息;略微停止;小憩;歇息一会儿);产品的质量稍差了些,要注意保证质量;这大衣稍长了一点

    (5)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但”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

    (6) 随即,不一会 。如:稍稍(随即,已而)

    (7) 表示程度深,相当于“颇”、“甚”

    姐姐稍亲文墨,君瑞博通今古。——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动词

    用同“捎”。顺带寄、带。如:稍带(携带);稍驮(装载在牲口背上);稍袋(装粮食的口袋)

    形容词

    (1) 小

    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周礼·天官·膳夫》

    (2) 另见 shào

    shà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little, slightly; r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au2
    ◎ 客家话:[陆丰腔] siau3 [客英字典] sau1 sau5 [沙头角腔] sau1 [东莞腔] siau1 [海陆丰腔] sau1 [梅县腔] s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宝安腔]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3 se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敎去聲開口二等ʃausrauh/shaw
    [ge]
    部首: 208
    笔画: 12
    五笔: PDHJ
    五行:
    仓颉: JRLN
    四角: 3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 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割,断也。——《广雅·释诂一》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日钦劓割夏邑。——《书·多方》

    (3) 又如:割鲜(割杀畜兽);割烹(割切烹调);割刀(切割之刀)

    (4) 放弃 。如:割恩(弃绝私恩);割遣(舍弃;丢开)

    (5) 分割;割取

    东割膏腴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割宅(划分宅区);割壤(划分土地;裂地分封)

    (7) 杀,屠宰 。如:割杀(抹脖子;杀);割鸡;割头税

    (8) 割,损害 。如:割割剥(残害,掠夺);割剥元元(残害百姓。元元:百姓)

    (9) 买 。如:割肉(上街买肉)

    英文翻译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方言集汇

    ◎ 粤语:go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海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东莞腔] gok7 got7 [梅县腔]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od5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 潮州话:guah4 (kua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達入聲開口一等katkɑt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