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

mò mǎ [ mo ma]
繁体 秣馬
注音 ㄇㄛˋ ㄇㄚˇ

词语释义

饲马。

词语解释

  1. 饲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国语·吴语》:“ 吴王 昏乃戒,令秣马食士。”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尚 使人慰劳曰:‘蛮人多寳,足富数世,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马蓐食,径赴城屯。’”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宋 黄庭坚 《送伯氏入都》诗:“王侯不可謁,秣马兴言归。”

引证解释

⒈ 饲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
《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尚使人慰劳曰:‘蛮人多寳,足富数世,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马蓐食,径赴城屯。’”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宋黄庭坚《送伯氏入都》诗:“王侯不可謁,秣马兴言归。”

秣马的国语词典

喂马。

秣马的网络释义

秣马

  • 秣马,汉语词语,
  • 拼音:mò mǎ
  • 释义:是指饲马的意思,
  •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秣马造句

    听到消息,战士们秣马厉兵,不长时间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以后,积极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严阵以待的近义词是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随著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我们早已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运动会上夺取团体赛冠军了。
    我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工作。
    自开战以来,我军日日厉兵秣马,准备迎敌。
    冬天,村民厉兵秣马,修渠、整地、积肥,准备开春大战一场。
    考试时间愈来愈近,大家都厉兵秣马,作最后的冲刺。
    各生产单位正厉兵秣马,为春运高潮的到来作准备。
    因为马的褒义词多,从成语中就可以看出,千军万马、老马识途、龙马精神、厉兵秣马、万马奔腾、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等。
    孙策这小子最近在丹阳励兵秣马,这分明是想对我动手了,现在又联络了四族,他们可不会稍安勿躁,你不下手他们可要下手了。
    那武总兵必然选择抱佛岩作为秣马厉兵之处。
    辽宁军民训兵秣马备战“梅花”来袭。
    经过数年厉兵秣马,用友已经形成了包括财务通、票据通、营销通、办公通、医院通以及新近发版的商贸通在内的用友“通”系列产品。
    原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真得厉兵秣马,付出心血和代价。
    管仲主张富民强兵,在他的辅佐之下,国弱民穷的齐国,秣马厉兵、励精图治,终于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中华棒球代表队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的亚洲杯一展身手。
    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
    奥斯陆帝国励兵秣马虎视眈眈。

    汉字详情

    [mo]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GS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DJ
    四角: 25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末声。本义:喂马的谷饲料) 同本义(如干草、植物、谷草)

    骥病思偏秣。——杜甫《敬简王明府》

    七日刍秣之式。——《周礼·天官》

    (2) 又如:刍秣(刍为喂牛羊的草饲料;秣为喂马的谷饲料)

    动词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诗·周南·汉广》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秣马秣驹(本为喂马及驹,借指求婚);秣马(喂饱马匹);秣谷(用谷物喂马)

    英文翻译

    fodder, horse feed; feed ho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海陆丰腔] mat7 [宝安腔]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 潮州话:bhu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秣马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