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刍

mò chú [ mo chu]
繁体 秣芻
注音 ㄇㄛˋ ㄔㄨˊ

词语释义

喂牲口的草。亦指准备饲料。

词语解释

  1. 喂牲口的草。亦指准备饲料。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乃秣芻以载於车,烝粮以曝於日,齎輓轻重,人利百倍。”

引证解释

⒈ 喂牲口的草。亦指准备饲料。

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乃秣芻以载於车,烝粮以曝於日,齎輓轻重,人利百倍。”

汉字详情

[mo]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GS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DJ
四角: 25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末声。本义:喂马的谷饲料) 同本义(如干草、植物、谷草)

骥病思偏秣。——杜甫《敬简王明府》

七日刍秣之式。——《周礼·天官》

(2) 又如:刍秣(刍为喂牛羊的草饲料;秣为喂马的谷饲料)

动词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诗·周南·汉广》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秣马秣驹(本为喂马及驹,借指求婚);秣马(喂饱马匹);秣谷(用谷物喂马)

英文翻译

fodder, horse feed; feed ho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海陆丰腔] mat7 [宝安腔]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 潮州话:bhu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
chú [chu]
部首: 207
笔画: 5
五笔: QVF
五行:
仓颉: NSM
四角: 271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芻。本义:割草)

(2) 同本义

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3) 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4) 用草喂牲口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5) 又如:刍养(饲养)

名词

(1) 喂牲畜的草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

(2) 又如:刍菽(饲养牛马 的草料);刍粟(粮草);刍薪(柴草);刍藁(饲养牲畜的干草);刍豆(草和豆);刍茭(干草);刍粮(刍食,刍粟,粮草);刍厩(饲料屋);刍灵(用茅草扎成的人马);刍藁(干草);刍菽(刍豆)

(3) 谷类植物的茎杆

(4) 割草的人

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旧唐书》

(5) 吃草的牲口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6) 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

形容词

浅陋,鄙俗 。如:刍语(谦辞。草野鄙陋者的议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后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今常用以谦称自己的言论。同“刍议”);刍论(刍议。浅陋的议论)

英文翻译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1

宋本广韵

秣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