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秘诀
(1) 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词语解释
隐秘而不公开的方术;奇妙的诀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遇异人授以祕诀。”《南史·陶弘景传》:“ 弘景 既得神符祕诀,以为神丹可成。”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被玉轴之文章,三冬遽足;穷金坛之祕诀,百战不孤。” 宋 欧阳修 《送刘虚白》诗:“祕诀谁传妙若神,能将题品徧朝绅。”
引证解释
⒈ 隐秘而不公开的方术;奇妙的诀窍。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一:“遇异人授以祕诀。”
《南史·陶弘景传》:“弘景既得神符祕诀,以为神丹可成。”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被玉轴之文章,三冬遽足;穷金坛之祕诀,百战不孤。”
宋欧阳修《送刘虚白》诗:“祕诀谁传妙若神,能将题品徧朝绅。”
秘诀的国语词典
私密且有效的处理方法或关键。
秘诀的网络释义
秘诀
秘诀 (词语)
反义词
秘诀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ì
名词
(1) 秘鲁的简称
(2) 另见
mì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必(
)声。 本义:一种香草)(2) 不可测知;不公开
祕,神也。从示,必声。——《说文》
祕舞更奏。——张衡《西京赋》
祕器。——《后汉书·袁安传》。注:“棺也。”
祕宝。——《后汉书·班彪传》。传:“河图之属。”
祕经。——《后汉书·苏竟传》。注:“图纬书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史记·武帝本纪》
(3) 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术,秘密的方法);秘狱(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
(4) 稀奇,世上少有
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唐诗纪事·段成式》
(5) 又如:秘怪(神奇怪异);秘珍(罕见珍品);秘异(奇异);秘籍(珍贵罕见的书籍);秘宝(不常见的珍异宝物)
(6) 深,深邃 。如:秘宇(深殿);秘典(含义深奥的典籍);秘义(深奥的意义)
(7) 与皇帝有关的 。如:秘驾(帝王的车驾);秘馆(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秘色(古代越州官窑所产瓷器的颜色,因为帝王所专用,故云)
动词
(1) 隐藏;保守秘密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表。——《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秘惜(隐藏珍惜,不以示人);秘郁(隐秘,隐藏);秘丘(山林之所,隐居之处)
(3) 闭 。如:秘固(犹密封,封固)
名词
(1) 秘密、奥妙的事物
而此秘未睹。——《宋书·谢灵运传论》
(2) 秘书的简称 。受雇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如:一秘
(3) 姓
(4) 另见
(秘鲁)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祕 | 兵媚 | 幫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piih/pyh | p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夬(
)声。本义:辞别,告别。特指长别)(2) 同本义
与死者辞曰诀。——《通俗文》
相诀而去。——《史记·孔子世家》
与王诀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诀妻子。——《明史》
梦汝来诀。——清· 袁枚《祭妹文》
早知诀汝。
(3) 又如:诀行(告别而行);诀去(话别离去);诀音(遗言);诀绝(诀别,长别)
(4) 通“决”。自杀
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周书·宣帝杨皇后传》
未能引诀。——《隋书·薛道衡传》
天元大怒,遂赐 后死,逼令引诀。——《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名词
(1) 就事物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押韵的、容易记忆的词句 。如:歌诀;十六字诀;口诀
(2) 做某事的窍门、方法 。如:秘诀;妙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