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计

miào jì [ miao ji]
繁体 妙計
注音 ㄇ一ㄠ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妙计 miàojì

(1) 构思新颖独特的计策

诸葛亮的妙计谁人不闻
brilliant scheme;excellent plan

词语解释

  1. 巧妙的计谋。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今日要擒拏 庞涓 ,雪俺六国之恨,皆赖军师妙计。”《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 周郎 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聪明的 王阳明 想出了一条妙计。”

引证解释

⒈ 巧妙的计谋。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今日要擒拏庞涓,雪俺六国之恨,皆赖军师妙计。”
《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 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聪明的王阳明想出了一条妙计。”

妙计的国语词典

巧妙的计策。

如:「锦囊妙计」。

妙计的网络释义

妙计

  • 妙计是汉语词汇,拼音miào jì,解释为构思新颖独特的计策。
  • 妙计造句

    他满脑子妙计,但却无处使用。
    如果郭树清还有什么锦囊妙计,眼下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英国的一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自有锦囊妙计。
    靠着他的锦囊妙计,我们总算化解了危机。
    现在有了这条锦囊妙计,我们的工程就不怕困难了。
    这是个一箭双鵰的妙计,一定可以使你得到不少好处。
    他给我们出了一个惩治坏人的妙计。
    请大家放心,这条锦囊妙计一定会让我们转危为安。
    且让我来想个妙计,让歹徒来自投罗网。
    我採用了老王提供的锦囊妙计,最后才得以解决难题。
    刚才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现在该轮到你"小诸葛"拿出锦囊妙计了。
    最好的团队都有好几条未来发展的锦囊妙计。
    你有什么锦囊妙计,快点告诉我们吧!
    他好像有用不完的锦囊妙计似的,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他都能从容应付。
    为什么叫麻烦?你的锦囊妙计在哪里呢?
    我们都认为明明说的办法是条妙计。
    你们别急,我已有锦囊妙计,这件事很快就会解决。
    军师妙计向来百发百中,不必怀疑。
    老陈好像有用不完的锦囊妙计,不管什么情况他都能迎刃而解。

    汉字详情

    miào [miao]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FH
    四角: 494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2) 同本义

    尽所历妙。——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天镜之句为妙;妙巧(美妙奇巧);妙香(特好的香气);妙丽(容貌美好);妙观(美妙的观察);妙引(佳美的文辞);妙色(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4) 神妙

    其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6) 精妙;精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王注:“妙者,微之极也。”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虽妙必效情。——《史记·律书》。注:“妙,谓微妙之性也。”

    妙尽琁机之正。(琁机:玉饰的测天仪器。正:则,译为原理)。——《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妙旨(精微幽深的旨意);妙言要道(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妙绪(精妙的思绪,思想);妙思(精妙的构思);妙演(精妙的阐述);妙说(意旨精微的言论)

    (8) 巧妙,高明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皆服其妙。——《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以为妙绝;妙着(高明的棋着;好办法);妙品(精巧美妙的物品);妙远(高妙深远);妙迹(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妙旨(好的意见,计谋)

    (10) 通“眇”。细微,幼小,年少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曹植《求自试表》

    (11) 又如:妙人(年少风流的男子);妙年(指少壮之年);妙身(指幼年之身)

    英文翻译

    mysterious, subtle; exquisi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u6
    ◎ 客家话:[梅县腔] miau3 [海陆丰腔] miau3 miau5 miau6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miau4 [陆丰腔] miau3 [客英字典] miau3 miau5 [东莞腔] miau3 [沙头角腔] miau3 [宝安腔] miau3 [台湾四县腔] miau3 mieu5 me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笑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mĭɛumjeuh/miew
    [ji]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J
    四角: 34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 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 魏学洢《核舟记》

    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

    (4) 计较;关心于

    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

    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

    (5) 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

    (6) 商议;谋划

    计,谋也。——《广雅》

    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非计久长。

    长安君计短。

    计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

    (7) 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

    (8) 考察;审核

    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

    (9)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名词

    (1) 算法;算术 。如:计历(算历)

    (2) 计簿 。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

    (3) 呈送计簿的官吏 。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

    (4) 计策;计谋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

    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

    吾计已决。——汉· 刘向《列女传》

    计无所出。——晋· 干宝《搜神记》

    何以为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计疏(计谋疏失);计智(智谋);缓兵之计;失计;巧计;空城计;苦肉计

    (6) 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如:静电计;体温计;温度计;安培计

    (7) 生计,谋生手段 。如:家计

    (8) 经济力量;经济开支 。如:国计民生

    (9) 姓

    英文翻译

    plan, plot; strategem; scheme

    方言集汇

    ◎ 粤语:gai3
    ◎ 潮州话:go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