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禽困覆车
(1) 禽:走兽的总称。被困于笼中之兽,会拼命挣扎而使所载之车倾覆。比喻人陷于绝境也会作最后的挣扎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成语用法
禽困覆车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引证解释
⒈ 谓困急之兽犹能触覆猎者之车。犹言困兽犹斗。
引《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鲍彪注:“禽,所获兽也,能覆猎者之车。”
吴师道补正:“逐兽困急,犹能奔触倾覆人车。”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禽困覆车的国语词典
被困住的野兽,犹能触翻车辆。比喻凡事不可逼人太甚。
禽困覆车的网络释义
禽困覆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2) 同本义
禽,走兽总名。——《说文》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
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
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
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
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
(3) 鸟类的总称
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
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
田有禽虞。——《易·师》
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
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
(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
(5) 鸟兽总称 。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动词
(1) 捕获鸟兽
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
(3) 通“擒”。捕捉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将军禽操。——《资治通鉴》
(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
(5) 战胜
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陆丰腔] kim3 [客英字典] kim2 [沙头角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琴 | 巨金 | 羣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gʰĭĕm | gim/gy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
),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2) 同本义
困,故庐也。——《说文》
(3) “梱”的本字。门槛
试藉车之力而为之困。——《墨子·备城门》
形容词
(1) 穷;贫困
困,穷也。——《广雅》
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周礼·地官·禀人》疏引书传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
以振穷困。——《吕氏春秋·慎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
岁饥民困。——《史记·宋世家》
今岁不登,已遣使节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
(2) 又如:困污(生活贫苦,地位低下);困悴(贫困愁苦);困匮(贫乏,贫困)
(3) 困难;苦难
不以监困故而受。——《史记·魏公子列传》
楚大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困穷(艰难窘迫;生活困苦贫穷);困笃(病重垂危);因踬(因厄不得升进);困学(遇到困难才去学习。指被动学习);困心衡虑(尽心竭虑,经过一番艰苦的思考);困知勉行(苦学以求知,勉力践行)
(5) 劳倦;疲倦
牛困人饥日已高。——唐· 白居易《卖炭翁》
(6) 又如:困约(困顿贫乏);困耗(困顿衰败);困腾腾(困倦无神的样子);困恹恹(憔悴,没精神)
(7) 急难、危难
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动词
(1) 困扰;围困,为人所阨阻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数十伶人困之。——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2) 又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于心。——《孟子·告子下》
困于雨。——清· 周容《竽老人传》
酒困路长。——宋· 苏轼《浣溪沙》
致此疾困。——《明史》
(3) 又如:困兽(被围捕的野兽);困踬(受挫,失败);困斗(被人围困的野兽,仍然极力抵抗,作最后的挣扎);困蒙(为蒙昧无知所困扰)
(4) 阻碍
困于石,据于蒺藜。——《易·困》
(5) 穷尽
樱花落尽春将困。——南唐· 李煜《谢新恩》
动词
(1) 睡
忽昏困如梦。——宋· 王定国《甲申杂录》
(2) 又如:困头(想睡的时刻);困到头忽里(方言。一觉未醒。忽:睡一觉为一忽);困到长忽里(方言。死去);困梦头里弗曾想着(方言。竟想不到)
(3) 疲倦欲睡
萧队长困了,只迷糊地回答这一句,又合上眼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n5 [沙头角腔] kun5 [陆丰腔] kun5 [梅县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un5 [客英字典] kwun5 [东莞腔] kun5 [客语拼音字汇] kun4 vun4 [宝安腔] ku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困 | 苦悶 | 溪 | 魂 | 去聲 | 願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huonh/quonn | kʰu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3)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覆瓶(喻著作毫无价值,不被重视)
(4) 覆盖;遮蔽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被覆(遮盖;蒙);覆荐(覆盖铺垫);覆罩(覆盖笼罩);覆裹(覆盖包裹);覆墓(把土覆在墓上。也指扫墓);覆帱(遮盖)
(6) 颠覆;灭亡
括既行,代 廉颇三十余日,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7) 又如:覆邦(亡国);覆亡(灭亡);覆陈(覆军败阵,败仗);覆军(覆灭全军);覆族(灭族);覆国(亡国);覆师(覆灭全军)
(8) 保护;庇护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9) 又如:覆庇(关怀;照顾;袒护;包庇);覆庇(庇护;保佑);覆荫(庇护);覆帱(犹覆被。谓施恩,加惠);覆露(荫庇)
(10) 伏击;袭击 。如:覆荡(谓扫荡平定);覆陷(攻占);覆拔(攻占)
(11) 审察;查核 。如:覆问(审察讯问);覆勘(审核);覆案(审查;查究);覆实(审察核实);覆算(覆核账目);覆核(审核;核对)
(12) 回报;答复 。如: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覆音(回音);覆信(回信);覆函(回信)
(13) 通“孵”(
)。孵化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春秋繁露·实性》
(14) 通“复”。还,返回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易·乾卦》
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汉书·冯唐传》
副词
再,重 。如:覆校(复查;校对);覆检(再次检查、检验);覆考(再行查核);覆奏(再度向上级禀奏);覆按(重加察验);覆讯(再加审问);覆试(初试以后再行测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k8 [宝安腔]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7 puk7 [梅县腔] fu5 fuk7 puk8 [海陆丰腔] fuk7 puk7 [陆丰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p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副 | 敷救 | 滂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phiuh/phiow | pĭuk |
详细解释
chē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动词
(1) 乘车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量词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jū
名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ia1 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