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诰

shàn gào [shan gao]
繁体 禪誥
注音 ㄕㄢˋ ㄍㄠˋ

词语释义

禅让皇位的诏书。

词语解释

  1. 禅让皇位的诏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卫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引证解释

⒈ 禅让皇位的诏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卫覬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禅诰的网络释义

禅诰

  • 禅诰,读音是shàn gào ,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禅让皇位的诏书。
  • 汉字详情

    chán,shàn [chan,shan]
    部首: 431
    笔画: 12
    五笔: PYUF
    五行:
    吉凶:
    仓颉: IFCWJ
    四角: 38256

    详细解释

    chán

    动词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表示与鬼神有关。( shàn)本义:古代帝王辟基祭地) 佛教语。梵语“禅那”之略。原指静坐默念 。如:禅法(佛法);禅坐(指僧侣端坐静修)

    名词

    (1) 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如:禅门(佛教禅宗的教门);禅床(和尚用来打坐和睡觉的床)

    (2) 指禅房 。如:禅室(禅房);禅阁(禅房)

    (3) 另见 shàn

    shàn

    动词

    (1)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2) 同本义

    禅,祭天也。——《说文》

    正失禅谓壇墠。——《风俗通》

    (3) 注:“除地于梁甫之阴,为墠之祭地也。变墠为禅神之也。”

    禅于始衍。——《史记·卫将军传》

    禅,祭地于梁阴。——《续汉书·祭祀志》

    封禅刻石纪号也,是墠为祭地,坛为祭天。

    是以封泰山而禅 梁父。——《大戴礼记》

    (4) 让位

    (5) 帝王让位给他姓

    遂禅之。——《书·尧典》

    禅五世。——《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帝光禅位于 虞舜。——《三国志·文帝纪》

    (6) 又如:禅位(将帝位传让给别人);受禅

    (7) 也指传位于继承人

    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史记》

    (8) 又如:禅文(禅让皇位的文书);禅诰(禅让皇位的诰书)

    (9) 传授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庄子·寓言》

    而不知其禅之者。——《庄子·山水》。司马注:“授予也。”

    (10) 又如:禅代(替代);禅变(变化);禅化(变迁转化)

    (11) 引申为继承

    四先生殁后,广仲尚能禅其家学。—— 全祖望《书宋史胡文定公传后》

    (12) 〈形〉 通“殚”。尽

    尧能禅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周礼·春官下·大司乐》 郑注

    (13) 通“擅”。独断专行

    善禅其主,以集精微。——《韩非子·说疑》

    (14) 另见 chán

    英文翻译

    meditation, contemplation (DKW: 24787')

    方言集汇

    ◎ 粤语:sim3 sin4 sin6
    ◎ 潮州话:siang5(siâng) siang6(siăng) [潮州]siêng5(siêng) siêng6(siĕng)

    宋本广韵

    gào [gao]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TF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HGR
    四角: 34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告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上告下曰诰

    诰,告也。——《说文》。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

    按,上告下之义,古用诰,秦复造诏安当之。——《说文通训定声》

    伊尹申诰于王。——《书·太甲下》

    后以施命诰四方。——《易·姤》

    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列子·杨朱》注

    雅告奥义。——《书·序》

    诰誓不及五帝。——《荀子·大略》。注:“诰誓以言辞相诫约也。”

    至秦又造诏字以当之。——《书·大诰》释文

    (3) 又如:诰命夫人(特指受封赠的夫人);诰授(以诰命授与);诰文(帝王的祷告文字)

    (4) 告诫;劝勉

    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国语·楚语上》

    (5) 又如:诰毖(告诫);诰教(告诫教育)

    名词

    (1) 告诫之文。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制称制、诏。唐称制不称诰。宋始以诰命庶官,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不宜于廷者,皆用诰,通谓之制

    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清会典事例》

    (2) 又如:诰敕(旧制官吏受封的文书);诰券(皇帝任命和封赠的文书);诰策(诰令策书);诰章(诏令)

    颁诰

    诰令

    英文翻译

    inform, notify, admonish, 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u3
    ◎ 潮州话:g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