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殃

huò yāng [ huo yang]
繁体 禍殃
注音 ㄏㄨㄛˋ 一ㄤ

词语释义

祸殃 huòyāng

(1) 灾祸

惹起祸殃
disaster

词语解释

  1. 祸害;灾祸。

    《楚辞·九章·惜往日》:“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王逸 注:“罪及父母与亲属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水浒传》第四六回:“三庄盟誓成虚谬,众虎咆哮起祸殃。”

引证解释

⒈ 祸害;灾祸。

《楚辞·九章·惜往日》:“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王逸注:“罪及父母与亲属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水浒传》第四六回:“三庄盟誓成虚谬,众虎咆哮起祸殃。”

祸殃的国语词典

灾难、祸事。《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也作「祸愆」。

祸殃的网络释义

祸殃

  • 祸殃是汉语词汇,拼音huò yāng,意思是 灾祸。
  • 祸殃造句

    女媭怕他再惹祸殃,劝他赶快离开郢都去上任。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只知纵情享乐,而不知他已面临祸殃。
    植树造林人人都有责,千万不要敷衍推责任。中华大地地域广,无树无林遭祸殃。风沙蔓延沙漠展,土地荒芜人无粮。气候失调环境改,国富民强都泡汤。植树节到了,植树造林,万代流芳!
    李敖父亲殁世早,故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没能看到宝贝儿子后来的种种祸殃。
    三个小黑人,动物园里遭祸殃;狗熊突然从天降,三个只剩两。
    你们常听人说,工作是祸殃,劳动是不幸。
    三个印地安小男孩,动物园里遭祸殃;狗熊突然从天降,三个只剩两。
    谁也不会想到他会遭此祸殃,变成了瘫痪。
    阿森纳几乎是自己酿成了足总杯出局的祸殃,上月出战斯托克,排出的阵容只能算轻量级。
    漠北十年志愈刚,两次三番起祸殃。
    有些祸殃始料未及没有兆头,悄然而至全无声息,而有的则有迹可循纯属自贻伊戚,究竟难免此一身那一事不得善终!人的“心境”。
    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招致祸殃。
    这一切的祸殃全是她带来的。
    三个黑人小男孩,动物园里遭祸殃;

    汉字详情

    huò [hu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KW
    五行:
    仓颉: IFROB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楇( 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动词

    (1) 作祸;加害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o6

    宋本广韵

    yāng [yang]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MD
    五行:
    仓颉: MNLBK
    四角: 15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歺( è),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殃,咎也。——《说文》

    殃,败也。——《广雅》

    殃,禍也。——《释言》

    众以为殃。——《礼记·礼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坤》

    伍子逢殃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殃煞(骂人话。祸害;灾星祸祟);殃榜(丧亡榜书);殃人货(骂人话。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殃咎(灾祸);殃毒(祸害);殃祸(灾祸);殃孽(奸邪);遭殃;灾殃

    动词

    (1)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告子下》

    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国语》

    (2) 又如:殃流妻女(灾祸波及妻子女儿身上);殃及(连累;请求);殃及池鱼(比喻无端受祸);殃民(使百姓受祸害)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disaster, calam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1 [东莞腔] jong1 [宝安腔] jong1 [梅县腔] jong1 [海陆丰腔] rong1 [客英字典] jong1 [陆丰腔] j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aŋqiang/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