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

huò huàn [ huo huan]
繁体 禍患
注音 ㄏㄨㄛˋ ㄏㄨㄢˋ

词语释义

祸患 huòhuàn

(1) 灾祸;祸害

祸患常积于忽微。——·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叛乱是这个国家的祸患,叛军烧杀掠劫,简直无恶不作
disaster;calamity

词语解释

  1. 祸害忧患;灾难。

    《荀子·大略》:“今废礼者,是去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韩非子·解老》:“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虚无服从於道理,以称蚤服。”《后汉书·郑兴传》:“未有 高祖 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招)速祸患,无乃不可乎!”

引证解释

⒈ 祸害忧患;灾难。

《荀子·大略》:“今废礼者,是去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
《韩非子·解老》:“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虚无服从於道理,以称蚤服。”
《后汉书·郑兴传》:“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招)速祸患,无乃不可乎!”

祸患的国语词典

祸害忧患。

祸患的网络释义

祸患

  • 祸患,汉语词汇。
  • 拼音:huò huàn
  • 释义:灾祸;祸害。
  • 祸患造句

    县长明镜高悬,执法如山,替我们地方铲除了一个大祸患。
    克制自身,遵守道义,勤俭节约,恭恭敬敬,即使没有幸福,祸患也不会到来;奢侈淫欲,背离法度,违反常理,即使没有祸患,幸福也不会到来。
    常言所说“知足不辱”包含了颇深的人生哲理,它告诫人们不能有非分的贪心,贪心容易招来祸患。
    在他无辜的心灵上,尽管有不可言喻的祸患的黑影笼罩。
    祸患产生于人的疏忽,产生于人的轻视怠慢。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为了拔本塞原,消除鸦片流毒中国的祸患。
    祸患临头才害怕,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祸患发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
    精明的人在危险没有到来时就能看到;聪慧的人在祸患没有产生时就能发现。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秘密轻易出口,祸患便有了入口。
    是诤友苦口婆心谏安全,爱奉承投其所好藏祸患。
    贪欲是最大的祸患,清廉是最根本的品质。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人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贪欲无度是一切祸患的根源。
    一个人懒惰,放松要求自己,便有祸患了。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由于勇敢的坚忍,无可避免的祸患将会被征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可销于未萌,祸患常识于忽微。
    勤廉双修为己责,贪财贪色祸患生。

    汉字详情

    huò [hu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KW
    五行:
    仓颉: IFROB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楇( 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动词

    (1) 作祸;加害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o6

    宋本广韵

    huàn [huan]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KKHN
    五行:
    仓颉: L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毌 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2) 同本义

    患,忧也。——《说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春秋·繁露》

    患货之不足。——《国语·晋语》

    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何患不能。——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患累(忧患);患御(害怕服兵役);患忧(忧患);患失(生怕失去)

    (4) 憎恶;讨厌;厌烦

    患,恶也。——《广雅·释诂三》

    戊不好学患 申公。——《汉书·申公传》

    (5) 又如:患苦(厌恶);患毒(痛恨);患恶(厌恶);患忌(嫌忌)

    (6) 苦于

    患,苦也。——《广雅》

    近日南方赋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贫,急宜省事。——《清史稿》

    (7) 害病 。如:患肝炎;患麻疹;患重伤风

    名词

    (1) 祸患,祸害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论伦无患。——《礼记·乐记》

    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吕氏春秋·重己》

    恶为君之患也。——《吕氏春秋·贵生》

    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操后患。——《资治通鉴》

    用兵之患。

    (2) 又如:水患;河患。如:患咎(灾祸);患害(祸害);患祸(祸患)

    (3) 疾病;毛病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患子(病人);患处;防患于未然;后患无穷;有备无患;消除后患

    英文翻译

    suffer, worry about;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m5 [宝安腔] fam5 [梅县腔] fam1 fam5 [东莞腔] fan5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海陆丰腔] fam6 [沙头角腔] fam5 [台湾四县腔] fam5 [陆丰腔] fam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ɣwanghruanh/ho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