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荡飏

shén hún dàng yáng [ shen hun dang yang]
繁体 神魂盪颺
注音 ㄕㄣˊ ㄏㄨㄣˊ ㄉㄤˋ ㄔ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精神飘忽。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形容精神飘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添香侍香似风狂,执磬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闍黎神魂荡颺,不顾那本师和尚,聒起那法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方在神魂荡颺之际,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虽然听得有些诧异,没工夫得疑虑别的,还只一味痴想。”

引证解释

⒈ 形容精神飘忽。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添香侍香似风狂,执磬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闍黎神魂荡颺,不顾那本师和尚,聒起那法堂。”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方在神魂荡颺之际,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虽然听得有些诧异,没工夫得疑虑别的,还只一味痴想。”

神魂荡飏的国语词典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宣教方在神魂荡飏之际,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也作「神魂摇荡」。

神魂荡飏的网络释义

神魂荡飏

  • 神魂荡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shén hún dàng chén,意思是形容精神飘忽。出自《西厢记诸宫调》。
  • 汉字详情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JH

    英文翻译

    spirit
    hún [hun]
    部首: 903
    笔画: 13
    五笔: FCRC
    五行:
    仓颉: MIHUI
    四角: 167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如:民族魂;国魂

    英文翻译

    soul, spir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2 [陆丰腔] fun3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jun2 [梅县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宝安腔] f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昆平聲合口一等ghuon/huonɣuən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

    yáng [yang]
    部首: 410
    笔画: 7
    五笔: MQNR
    仓颉: HNNSH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飞扬;飘扬

    飏,风所飞扬也。——《说文》

    风飏电激。——《汉书·叙传》

    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宛延。——汉· 扬雄《甘泉赋》

    (2) 又如:飏尘(尘土飞扬);飏幕(风吹开帘幕);飏飏(飞翔的样子。即翩翩);飏空(在空中飘扬);飏簸(向上抛撒谷物,以扬出杂物);飏扇(古扬谷器)

    (3) 通“扬”。扬举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唐· 许浑《送客归峡中》

    (4) 又如:飏帆(船扬帆而进。同扬帆)

    (5) 通“扬”。显扬

    将美匡丑,对飏休光。——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6) 又如:飏菁(显扬华美);飏荣(显出美丽);飏累(因说好话而受牵连);飏金(以金箔装饰佛像)

    (7) 通“扬”。扬声,大声

    雄朔野以飏声。——《汉书·叙传》

    (8) 又如:飏言(扬声大言。同扬言);飏声(高声)

    英文翻译

    soar, fly, float; sca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宋本广韵

    神魂荡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