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谓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 尤氏 之兴讼者既死,示梦其子曰:‘吾将絶嗣矣。’”
引证解释
⒈ 谓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
引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尤氏之兴讼者既死,示梦其子曰:‘吾将絶嗣矣。’”
示梦的网络释义
示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
)。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2) 显现;表示
示,现也。——《华严经音义》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示,现也。——《苍颉篇》
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
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示像(显露外形);示疾(佛教语。佛菩萨及高僧得病);示现(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示贬于褒(寓批评于表扬);示重(表示器重);示问(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示俭(表现节俭);示优(表示优厚);示惩(表示惩戒);示怀(表示恩德);示导(启示开导);示诲(开导教诲)
(4) 指示;让人看;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玉篇》
示,垂示。——《广韵》
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
言示之事。——《诗·大雅·抑》
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墨子·尚贤下》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袒而示之背。——《左传·庄公八年》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左传·成公十年》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归以示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示仰(指示;传达);示梦(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示下(指示);示导(启示开导);示众(给大家看,特指当众惩罚人);示及(见示、谈到);示化(启示化导);示世(昭示于世人);示唆(启示);示覆(书牍中请对方作答之用语);示知(信函用语。告知);示谕(告知;晓示)
(6) 暗示;示意解释
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公文,告示
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毋许驱逐闲人,悉听庶民瞻仰。——《镜花缘》
(2) 泛指命令、指示
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儒林外史》
(3) 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如:惠示;赐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海陆丰腔] shi6 [客英字典] shi5 [台湾四县腔] sii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祇 | 巨支 | 羣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gje/gie | gʰ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2)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动词
(1) 做梦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