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显明的证据。
《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有钱告状者,自与粧饰,词语虚揑,情虽理由曲而亦直。无钱告状者,虽有情理,或与之削去紧关事意,或与之减除明白示样,百般调弄,起灭词讼。由是,讼庭日见繁冗。”
引证解释
⒈ 显明的证据。
引《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有钱告状者,自与粧饰,词语虚揑,情虽理由曲而亦直。无钱告状者,虽有情理,或与之削去紧关事意,或与之减除明白示样,百般调弄,起灭词讼。由是,讼庭日见繁冗。”
示样的网络释义
示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
)。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2) 显现;表示
示,现也。——《华严经音义》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示,现也。——《苍颉篇》
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
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示像(显露外形);示疾(佛教语。佛菩萨及高僧得病);示现(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示贬于褒(寓批评于表扬);示重(表示器重);示问(指表示问候的简札书启之类);示俭(表现节俭);示优(表示优厚);示惩(表示惩戒);示怀(表示恩德);示导(启示开导);示诲(开导教诲)
(4) 指示;让人看;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玉篇》
示,垂示。——《广韵》
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
言示之事。——《诗·大雅·抑》
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墨子·尚贤下》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袒而示之背。——《左传·庄公八年》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左传·成公十年》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归以示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示仰(指示;传达);示梦(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示下(指示);示导(启示开导);示众(给大家看,特指当众惩罚人);示及(见示、谈到);示化(启示化导);示世(昭示于世人);示唆(启示);示覆(书牍中请对方作答之用语);示知(信函用语。告知);示谕(告知;晓示)
(6) 暗示;示意解释
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公文,告示
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毋许驱逐闲人,悉听庶民瞻仰。——《镜花缘》
(2) 泛指命令、指示
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儒林外史》
(3) 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如:惠示;赐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海陆丰腔] shi6 [客英字典] shi5 [台湾四县腔] sii5 [东莞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s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祇 | 巨支 | 羣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gje/gie | gʰ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羕(
)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2) 假借为“像”。式样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唐· 白居易《缭绫》
(3) 又如:样银(用于测定银子成色的样品);样儿(样子。指可供人模仿的式样或效法的标准);样子间(陈列样品的处所);样米(作为样品的米);样物(作为样品之物);样度(样式,法式);样当(样子,模样);样制(物品的样式);样钱(钱币铸成后呈验的样品)
(4) 形状,模样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 又如:样法(样范);样色(花样);式样(人造的物体的形状);走样(失去原来的样子);花样(花纹的式样,也泛指一切式样或种类);样制(物品的样式)
(6) 人的模样或神情 。如:样势(模样);样模(模样)
(7) 用于改正拼排错误的样张 。如:清样
量词
种类 。如:样色样(种种;各方面);多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陽 | 與章 | 以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jĭaŋ | j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