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

mó nàn [mo nan]
繁体 磨難
注音 ㄇㄛˊ ㄋ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磨难 mónàn

(1) 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遭受折磨

旧社会好人磨难多
tribulation

(2) 困难;阻碍

历尽磨难终无晦
hardship

词语解释

  1. 困难;阻碍。

    宋 欧阳修 《答黎宗孟书》:“某性自少容,老年磨难多,渐能忍事。” 邹韬奋 《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茅盾 《尚未成功》二:“一切外界的障碍都排除了,然而从他心里却生出一个新的磨难。”

  2. 折磨;苦难。

    宋 周邦彦 《归去难·期约》词:“坚心更守,未死终相见。多少闲磨难。”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你个 彭大公 纔得消磨难,倒着我 桃花女 平白地遭摧挫。”《水浒传》第七五回:“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如今三房妻妾都已娶过了,他的磨难也都受过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旧社会,好人磨难多。”

引证解释

⒈ 困难;阻碍。

宋欧阳修《答黎宗孟书》:“某性自少容,老年磨难多,渐能忍事。”
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茅盾《尚未成功》二:“一切外界的障碍都排除了,然而从他心里却生出一个新的磨难。”

⒉ 折磨;苦难。

宋周邦彦《归去难·期约》词:“坚心更守,未死终相见。多少闲磨难。”
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个彭大公纔得消磨难,倒着我桃花女平白地遭摧挫。”
《水浒传》第七五回:“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
清李渔《奈何天·锡祺》:“如今三房妻妾都已娶过了,他的磨难也都受过了。”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旧社会,好人磨难多。”

磨难的国语词典

阻碍、灾难。宋.周邦彦〈归去难.佳约人未知〉词:「多少闲磨难,到得其时,知他做甚头眼。」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著这厮吃我一会掀腾,遭我一会磨难,受我一会折挫。」也作「魔难」。

磨难的网络释义

磨难

  • 磨难,汉语词汇。
  • 注音:mó nàn
  • 释义: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遭受折磨。
  • 磨难造句

    生活的磨难培养了他坚强的意志。
    磨难要面对,人生需珍惜。
    磨难的话语生命没有神话,淡定从来不是与生俱来,淡定生于风雨,长于磨难,归于从容。
    未经磨难而成长的孩子,永远只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们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痛苦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不经历磨难的人得不到幸福,也体会不到幸福,幸福的开关就是磨难就是痛苦。
    二十年前风度翩翩的老张,经过多年生活的磨难,已变成蓬头厉齿了。
    前进的路上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定,哪怕遇到再多挫折哪怕饱受磨难也一定要永不放弃一往直前。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经受了数不清的磨难。
    他们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受过许多磨难,现在亲如手足,肝胆相照。
    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是最有财富的人。
    一次又一次的磨难让我们百炼成钢。
    历尽磨难,艾克穆兰和他们的歌声仍然与我们同在,山高水远,地久天长。
    永远记住你想取得多大的成功,就得配上多大的磨难。
    不要害怕磨难,玉不琢不成器。
    历经许多磨难之后,他终于成才了。
    真正的痊愈并不是伤口消失或再也不痛,而是指人们在所受的磨难中找到了某些意义,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她经过十生九死的磨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花木兰替父参军征战多年,历尽了无数磨难,木兰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北魏的第一位女将军。
    只有真正经历了磨难也因而真正懂得了生活的人,才会笑着流泪!泪水浸泡的笑里,有对于失败与痛苦刻骨铭心的感受,有对于人生命运的彻悟!因此,流泪的笑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汉字详情

    mó,mò [mo]
    部首: 517
    笔画: 16
    五笔: YSSD
    五行:
    仓颉: ICMR
    四角: 0026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名词

    (1) 磨刀石 。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名词

    (1) 磨子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动词

    (1) 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方〉∶拉,指拉下脸子 。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英文翻译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方言集汇

    ◎ 粤语:mo4 m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mo5 [宝安腔] mo3 | mo2 [台湾四县腔] mo5 mo2 no2 [客英字典] mo2 mo5 mo3 [海陆丰腔] mo6 mo2 no2 [东莞腔] mo2 mo3 [陆丰腔] mo6 mo3 [梅县腔] mo1 mo2 mo5 no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mo4 [梅县腔] mo6
    ◎ 潮州话:bhua5 ,mo7 [潮州、饶平]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
    nán,nàn [nan,nan]
    部首: 811
    笔画: 10
    五笔: CWYG
    仓颉: EOG
    四角: 70415

    详细解释

    n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动词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名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后缀词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nàn

    名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动词

    (1) 诘问;责难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英文翻译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naan4 naan6

    宋本广韵

    磨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