硿礲

kōng lóng [ kong long]
注音 ㄎㄨㄥ ㄌㄨㄥˊ

词语释义

岩石隆起貌。

词语解释

  1. 岩石隆起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氿泉傍出,潺湲於东檐;桀壁对跱,硿礲於西霤。”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石硿礲而成象,山沓合而为一。”

引证解释

⒈ 岩石隆起貌。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氿泉傍出,潺湲於东檐;桀壁对跱,硿礲於西霤。”
南朝梁江淹《横吹赋》:“石硿礲而成象,山沓合而为一。”

硿礲的网络释义

硿礲

  • 硿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ōng lóng,是指岩石隆起貌。
  • 汉字详情

    kōng,kòng [kong,kong]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PWA
    仓颉: MRJCM
    四角: 13612

    详细解释

    (1) 撞击声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硿然(水激石声);硿硿(击金石声);钟硿硿焉(这里指硿硿地(发出声响)。指用斧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焉,与“然”同。形容词词尾)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ʰuŋkhung/qung
    lóng [long]
    部首: 517
    笔画: 21
    五笔: DUED
    仓颉: MRYBP
    四角: 1161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