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凿

què záo [ que zao]
繁体 確鑿
注音 ㄑㄩㄝˋ ㄗㄠ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确凿 quèzáo

(1) 真实;确实

确凿的证据
conclusive;authentic

词语解释

  1. 真实;确实。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年经月纬,排日按时,晦明风雨,歷歷无爽,较得之传闻者为确凿可据。”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戒浮文》:“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艷,毋庸半字虚浮。” 金河 《重逢》:“抓这样的案例,并且做到实事求是、证据确凿,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十分费力的。”

引证解释

⒈ 真实;确实。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序》:“年经月纬,排日按时,晦明风雨,歷歷无爽,较得之传闻者为确凿可据。”
太平天囯洪秀全《戒浮文》:“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艷,毋庸半字虚浮。”
金河《重逢》:“抓这样的案例,并且做到实事求是、证据确凿,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十分费力的。”

确凿的国语词典

真实、确定,不容怀疑。

如:「言之确凿」、「证据确凿」。

确凿的网络释义

确凿

  • 确凿,一般情况下指真实;确实。
  • 确凿造句

    在这么多确凿的证据面前,他理屈词穷,再也无法辩解了。
    证据确凿,犯罪分子无可抵赖。
    这件事是我耳闻目睹,确凿不移。
    这个方案论证充分,事实确凿不移,受到大家赞扬。
    诸多确凿的事实证明,王五贪污巨款罪责难逃。
    面对确凿的证据,他顿口无言,不得不低头认罪。
    证据确凿,他终于不再狡辩。
    不是我百辞莫辩,而是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掌握到确凿的证据,若有证据,你还能耍赖吗?
    虽然他一再偽装以掩人耳目,然而在事证确凿下,他贩毒的行径终于图穷匕见。
    证据如此确凿,还能容他强词夺理,混淆黑白吗?
    这件事已证据确凿,你用不着再掩饰了。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事实确凿,抵赖是无用的。
    不管他如何为自己辩解,他是这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这是确凿不移的。
    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虽然他一再伪装以掩人耳目,然而在事证确凿下,他贩毒的行径终于图穷匕见。
    在罪证确凿之下,不论他多么的老奸巨猾,这次是无法狡赖脱身了。
    预感总是倏然来临,灵光一现,好像一种确凿无疑的信念在瞬间萌生却无从捕捉。
    绿水螅害死同胞,罪大恶极,证据确凿,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汉字详情

    què [que]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QE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RNBG
    四角: 176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作“碻”、“塙”。本义:坚固)

    (2) 同本义

    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庄子·应帝王》

    確乎其不可拔。——《易·乾卦》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易·系辞下》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易·乾》

    (3) 坚定;坚决 。如:确士(坚贞之士); 确志(坚定的志向);确固(坚定);确然(刚强;坚定的样子)

    (4) 真实;符合事实 。如: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确考(确切考证);确指(确切指出);确音(确切的消息)

    动词

    (1) 通“搉”。敲击

    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尘尾柄确几。——《世说新语·文学》

    (2) 通“角”。竞争

    李广才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汉书·李广传》

    副词

    (1) 的确 。如:这样的成绩确没见过

    (2) 确定无疑地 。如:确知

    英文翻译

    sure, certain; real, true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ok7 hok7 [客英字典]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h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覺入聲開口二等ghruk/heokɣɔk
    záo [zao]
    部首: 219
    笔画: 12
    五笔: OGUB
    五行:
    仓颉: TCUJ
    四角: 3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鑿( 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 同本义

    凿,穿木也。——《说文》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凿巾(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正对口部的位置,剪开一通孔);凿穴(开造洞穴)

    (4) 挖掘;开凿

    凿地为坎。——《汉书·李广苏建传》

    水凿之穴。——宋· 沈括《梦溪笔谈》

    水凿之处。

    千锤万凿出深山。——明· 于谦《石灰吟》

    (5) 又如:凿溉(开渠灌溉);凿龙(开凿龙门。指大禹治水,凿龙门以导流);凿饮(掘井而饮)

    (6) 开通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 博望侯。——《史记·张骞列传》

    (7) 穿凿附会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孟子·离娄下》

    (8) 又如:凿说(穿凿附会之说);凿脱(穿凿附会造成失误);凿言(穿凿附会地说)

    (9) 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栗暴。——《水浒全传》

    (10) 舂米使之精白

    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左传·桓公二年》

    (11) 又如:凿八(指捣米一石,可得八斗)

    (12) 引申为冲刷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梦溪笔谈》

    (13) 敲击,捶打

    (14) 又如:凿得生疼;凿了三下

    名词

    (1) 凿子

    其次用钻凿。——《汉书·刑法志》

    凿齿持盾。——《山海经·海外南经》

    释椎凿而上。——《庄子·天道》

    (2) 又如:平凿;圆弧凿;菱形凿

    (3) 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庄子》

    (4) 孔窍 。如:凿眼(眼线)

    英文翻译

    chisel; bore, pierce

    方言集汇

    ◎ 粤语:zok6

    宋本广韵

    确凿的同拼音词语